养生更重要的是什么

2021-01-28 09:30发布

养生更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饮食还是心情?


付费偷看设置
发送
2条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如何养生:养生,动词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顾名思义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涵养,是指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本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

养生最重要是什么?修身养性,其实你平时习惯做的事情慢慢就会养成你的性格。

.天性善良的人,不会学习去做那些不好的事情。天性善良,身体就不会遭受各种疾病的困扰。各种祸乱灾害也不会出现,这才是修身养性的大道。

善于修身养性的人,是调理还没有发病的病因,这才是真正的要义。

所以,我们身心的健康修炼其实是一体的。身体的健康离不开心灵的健康,只有净化心灵,修炼德行,才能拥有良好的心性,也才能真正拥有健康。 


河南省
2楼-- · 2021-03-17 10:58

惊蛰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惊蛰时节,春雷萌动,万物复苏。那么此时节的气候变化特点是什么?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养生保健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QQ截图20210317105814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二月节……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古人认为惊蛰时节,桃花、杏花、蔷薇开始绽放,黄莺啼鸣,燕子归来,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昆虫被春雷惊醒,虫卵开始孵化。因此,此时已进入仲春,较雨水时节气候更暖,春雷萌动,万物复苏,阳气生发舒畅,一派欣欣向荣。故养生之人宜顺应自然,充沛体内阳气,向上向外疏发。

巧春捂,防病护体

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人体腠理疏松,抗寒能力减弱。《千金要方》主张此时穿衣宜下厚上薄,“春捂”是捂下肢,双下肢要穿厚一些的衣服,上身可薄一些,以利于阳气的生发。切莫过早换下厚衣,以防寒邪侵入徒生外感诸疾;不妨外厚内薄,宽松舒适,以便适寒温及时调整。    淡饮食,补脾清肝

春阳生长,肝木升发,肝火易旺,且气候干燥,口苦、目赤、牙痛之症频生,此时饮食当以清淡、辛甘温润之品为主,如枇杷、梨及其他应季蔬果等,民间亦有“惊蛰吃梨”的习俗,以润肺养肝。甘入脾,可多食山药、大枣等甘味食物以培土荣木。俗语道“日食五枣,长生不老”,尤其女性食用,亦能养气血益容颜。    戒怒郁,舒畅情志

春季应肝,五行属木,木性升发,肝主疏泄而喜调达,暴怒抑郁之情损肝伤心,所以人的情志当顺应春阳萌动欣荣之象,开阔心胸,舒缓畅达,养心疏肝。如遇烦闷恼怒之事,不妨及时倾诉纾解,以免助生他疾。    勤锻炼,健体助阳

惊蛰时节,草木纵横,莺飞花绽,不胜秀美。此时,宜舒缓衣带,松展形体,适时因人而宜的锻炼身体,克服“春困”,沐浴春光,和谐身心。但同时也莫忘“风”为百病之长,春季风邪当令,易侵犯人体而为患,因此,除及时随气温增减衣物外,还可于晨起饮用红糖姜水,或自我按摩风池、风市、翳风、合谷等穴以祛风散邪。

养生是一件长期坚持的事情,养生不单要靠食疗,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健康大有益处,也有益于养生。每天的养生从起床开始,看看你的生活习惯还健康吗?

1.把闹钟设置成大自然的声音

古时候,人们没有闹钟,但一听到鸡鸣鸟叫就知道该起床了。现在不少人害怕自己起不来,习惯将闹钟设成劲爆的音乐,从这种吵闹的闹铃中突然惊醒的感觉,带来的往往是烦躁的心情。

苏州心理咨询中心督导指出,好的音乐能放松情绪,比如流水声、鸟儿轻柔的叫声等,都能让人身临其境,使紧张情绪得以缓解。所以不妨先将闹钟设置为大自然的声音,让自己从放松的状态中醒来。

2.醒后搓搓脸

早上醒来后不要急于起身,可以先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然后再搓搓脸。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表示,搓脸可以增加面部血液循环,让你一下精神起来。

3.养成排便生物钟

肠道是人体的“下水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残渣从这里被排出体外。如果肠道堵塞,大便长期滞留,很容易使各种毒素被肠道反复吸收,影响健康。所以,“一定要养成每天固定排便的习惯。”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医师表示,在起床或早餐后,固定时间到厕所里去蹲一蹲,能让身体养成定点排便的习惯,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试试,形成的自己排便生物钟。

4.在穿衣镜前摆个自信的姿势

每天早上专门挑出10分钟时间来打扮自己,尝试不同的颜色和搭配,然后在镜子前摆个自信的姿势,迎接新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斯托表示,照镜子让人充满信心,拥有好心情。

首先,笔直地站在镜子前,对自己微笑,看到自己积极乐观的形象。然后,想几件开心的事情,体会与心灵对话的美好感觉。接下来,深呼吸三四次,让这种感觉传递到全身,更加肯定自己的能力和决心。

5.喝一杯“起床水”

早上第一杯水,能补充水分、预防便秘、调节肠胃、使大脑清醒,对维护人体健康作用显着。

美国“维基百科”网站刊文指出,各种水其实有不同功效。新鲜白开水能使血液迅速得到稀释,促进血液循环,让人快速清醒;蜂蜜水适合中年女性,能预防骨质疏松,改善疲劳;便秘的人可以喝点淡盐水;牛奶不要空腹喝;碳酸饮料最好别喝。晨起第一杯水要空腹、小口喝。

6.早餐要吃热的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表示,一份营养早餐应该包括四类食物:谷类(馒头、面包、玉米等);肉蛋类(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类(补钙);蔬菜水果类。若每天能将上述食物作为早餐,才能保证营养均衡。

另外,每天早上还应该留有15—20分钟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时间,不要边走边吃,或买点饼干等零食当早点,这样容易营养不良。

7.看一会儿电视

在吃早饭或喝水的间隙,不妨拿起当天的报纸,浏览一下新闻,或看看电视,它能让你得到最新消息,收获喜欢阅读的内容,从中获得好心情。

如果需要长时间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也可以带上一份报纸,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读一读,为当天的工作增加一些谈资。

8.早起做点家务活

早起做家务?听起来好像有些奇怪。但在伦敦卢汉普顿大学的英国心理社会学会议上,研究者乔尔·胡贝尔表示,那些早上7点起床健身、做家务或工作的人,通常会比晚起的人工作更突出,而且得抑郁、心理压力变大和肥胖的几率也更低。

“早起的人更健康更快乐,同时身体指标也更健康。”对那些来不及抽出大段时间做晨练的人来说,做点家务不仅能让家里更整洁,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去阳台上浇浇花、扫扫地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9.上班路上欣赏花草

低头赶路,往往会错过身边最美的风景,而那些早起就直奔办公室的人,即使将电脑屏幕设置为风景画,也难以达到舒缓心情的目的。

发表在美国《环境心理学杂志》一项科学研究指出,无论多么诗情画意的风景,制成照片或艺术品后,都不能帮助人们舒缓心情。这项研究的领导者,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彼得·卡恩指出,人类正在逐渐失去与大自然的联系,所以,出门后,一定不要忽视周围的一草一木,那些大自然的“使者”会给你带来整日的好心情。

10.上班后跟同事聊聊天

早晨上班后,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和关系好的同事说说话。交谈一下彼此空闲时的生活状态,也可以聊一聊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者不开心的事情。良好的交谈有助于缓解即将面对工作的紧张情绪。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