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09:00发布
身体酸痛不舒服想去拔罐,想问问经常拔罐有哪些好处,拔罐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拔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在现代仍被广泛使用。根据中医理论,疾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如阴阳过度、人体气血异常升降、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等。而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具有很强的吸力,作用于经络穴位,可以吸毛孔使皮肤充血,刺激局部穴位,从而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消肿止痛,祛湿清热。它可以缓解人们的疲劳,增强体质。所以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拔罐来治疗,尤其是中老年人经常出现的筋骨酸痛,拔罐可以立竿见影。
拔火罐好处那么多,那么拔火罐应该从哪里拔?
人的背部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背部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人体五脏六腑背部的俞穴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此线拔罐可以疏通五脏六腑的经络之气,调节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现代医学发现,背俞穴拔罐可以通过治疗脊神经根,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在经络科学中,有一组重要的穴位叫做“四关穴”。《灵枢我九针》十二缘起说:“五脏六腑,六腑十二缘起,十二缘起于四俗。”充分说明了“四个层次”的重要性。四关穴一般指双侧合谷穴,俗称“壶口”和太冲穴。前者位于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后者位于足背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手阳明大肠经始于手,沿手臂外侧,止于头面部项英点。
正因为如此,头面部疾病,如头痛、咽痛、口干、流鼻血、牙痛等。在合谷穴拔罐可以治疗和预防,所以有“面口结合”的理论。同时,经常在合谷穴拔罐,可以保持大肠气血通畅,使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及时排出体外。牙痛可以拔罐头试试。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沿下肢内侧行,绕过生殖器,循着两根肋骨,到达头顶。因此,太冲穴拔罐可以防治头晕、头痛、红肿疼痛、腹痛、月经不调、疝气等患者。太冲穴拔罐还能降低血压,具有增强性功能、调节情绪、促进领导的作用,能使人保持旺盛精力精力和愉快的心情。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的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可调节大脑皮层功能,促进心脏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内分泌功能和免疫系统。
根据中医经络科学,三里所脚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一条富血静脉,循行从头到脚贯穿全身,主要分布在头、胸、腹前缘和下肢外侧。因此,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各种全身性疾病。
三阴交是肝、肾、脾三阴经交汇的点。肝藏血,脾主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是自然之本,脾是后天之本,先天之本靠后天之本的滋养,后天之本靠后天之本的刺激!
经常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
经常拔罐需要注意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拔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
拔罐后不宜立即洗澡,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因为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拔火罐属于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险,生活中并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果乱施穴道,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拔火罐要注意的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拔火罐先进行简单的背部按摩,使背部肌肉放松、发热,然后在背上涂上能保护皮肤的润滑油,像橄榄油之类的。从背部中间往两边、从上面往下面慢慢挨着放罐,抽取里面的空气,力度和时间以被拔罐者能接受的程度为宜。此处注意,放罐的地方一定是肉比较厚的地方。留罐的时间一般为5分钟,过长则易起水泡,使皮肤破损。
除了在相关的穴位上留罐以外,还可以在疼痛点上留罐,使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罐拔完了以后,在背部来回多揉搓几下,使淤血的地方肌肉得到放松,直到皮肤发热。然后在背上盖一块毯子,不要着凉了。家里有条件的话,可以买那种里面夹了红豆的毯子,用微波炉加热了盖在背上,效果非常好。
拔罐以后八小时之内千万不要洗澡,因为拔过之后的皮肤细胞处于张开状态,洗澡势必会把大量的湿气带入体内,适得其反。当天最好不要吹风、吹空调,跟洗澡的原理是一样的。
拔罐以后尤其要注意睡觉时床单的卫生及干湿状况。因为此时皮肤处于很脆弱的状态,要是床单不够卫生和干燥,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我曾经就有过亲身的痛苦的体会。当时租的房子,在一楼,条件不是很好,关键是很潮湿,拔罐那天虽然是换的新床单,但是屋里湿气太重了。第二天一起床,背部就起了大片的红疹,痒得非常难受,最严重的时候,痒得全身发抖,直冒冷汗。这样的情况熬了半个多月才慢慢恢复健康。这真是多么痛的领悟。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付费偷看金额在0.1-10元之间
拔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在现代仍被广泛使用。根据中医理论,疾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如阴阳过度、人体气血异常升降、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等。而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具有很强的吸力,作用于经络穴位,可以吸毛孔使皮肤充血,刺激局部穴位,从而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消肿止痛,祛湿清热。它可以缓解人们的疲劳,增强体质。所以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拔罐来治疗,尤其是中老年人经常出现的筋骨酸痛,拔罐可以立竿见影。
拔火罐好处那么多,那么拔火罐应该从哪里拔?
人的背部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背部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人体五脏六腑背部的俞穴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此线拔罐可以疏通五脏六腑的经络之气,调节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现代医学发现,背俞穴拔罐可以通过治疗脊神经根,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在经络科学中,有一组重要的穴位叫做“四关穴”。《灵枢我九针》十二缘起说:“五脏六腑,六腑十二缘起,十二缘起于四俗。”充分说明了“四个层次”的重要性。四关穴一般指双侧合谷穴,俗称“壶口”和太冲穴。前者位于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后者位于足背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手阳明大肠经始于手,沿手臂外侧,止于头面部项英点。
正因为如此,头面部疾病,如头痛、咽痛、口干、流鼻血、牙痛等。在合谷穴拔罐可以治疗和预防,所以有“面口结合”的理论。同时,经常在合谷穴拔罐,可以保持大肠气血通畅,使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及时排出体外。牙痛可以拔罐头试试。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沿下肢内侧行,绕过生殖器,循着两根肋骨,到达头顶。因此,太冲穴拔罐可以防治头晕、头痛、红肿疼痛、腹痛、月经不调、疝气等患者。太冲穴拔罐还能降低血压,具有增强性功能、调节情绪、促进领导的作用,能使人保持旺盛精力精力和愉快的心情。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的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可调节大脑皮层功能,促进心脏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内分泌功能和免疫系统。
根据中医经络科学,三里所脚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一条富血静脉,循行从头到脚贯穿全身,主要分布在头、胸、腹前缘和下肢外侧。因此,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各种全身性疾病。
三阴交是肝、肾、脾三阴经交汇的点。肝藏血,脾主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是自然之本,脾是后天之本,先天之本靠后天之本的滋养,后天之本靠后天之本的刺激!
经常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
经常拔罐需要注意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拔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
拔罐后不宜立即洗澡,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因为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拔火罐属于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险,生活中并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果乱施穴道,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拔火罐要注意的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拔火罐先进行简单的背部按摩,使背部肌肉放松、发热,然后在背上涂上能保护皮肤的润滑油,像橄榄油之类的。从背部中间往两边、从上面往下面慢慢挨着放罐,抽取里面的空气,力度和时间以被拔罐者能接受的程度为宜。此处注意,放罐的地方一定是肉比较厚的地方。留罐的时间一般为5分钟,过长则易起水泡,使皮肤破损。
除了在相关的穴位上留罐以外,还可以在疼痛点上留罐,使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罐拔完了以后,在背部来回多揉搓几下,使淤血的地方肌肉得到放松,直到皮肤发热。然后在背上盖一块毯子,不要着凉了。家里有条件的话,可以买那种里面夹了红豆的毯子,用微波炉加热了盖在背上,效果非常好。
拔罐以后八小时之内千万不要洗澡,因为拔过之后的皮肤细胞处于张开状态,洗澡势必会把大量的湿气带入体内,适得其反。当天最好不要吹风、吹空调,跟洗澡的原理是一样的。
拔罐以后尤其要注意睡觉时床单的卫生及干湿状况。因为此时皮肤处于很脆弱的状态,要是床单不够卫生和干燥,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我曾经就有过亲身的痛苦的体会。当时租的房子,在一楼,条件不是很好,关键是很潮湿,拔罐那天虽然是换的新床单,但是屋里湿气太重了。第二天一起床,背部就起了大片的红疹,痒得非常难受,最严重的时候,痒得全身发抖,直冒冷汗。这样的情况熬了半个多月才慢慢恢复健康。这真是多么痛的领悟。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