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6 09:00发布
张阿姨一向身体健康,但最近变得“懒”了。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没有胃口吃东西。她的孩子很焦虑。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部队特色医疗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胡桃红,解释说,许多老年人都有类似的症状,被称为“五月天”。5、6月份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一些典型症状:抑郁、易怒、懒惰、抑郁等。又称季节性懒惰综合症,是一种情绪感冒。
老年人应该如何摆脱这种季节性的情绪感冒?
睡了“午觉”漫长的夏天后,白天时间变长,夜晚睡眠时间变短。如果老年人总是失眠、精神萎靡、易怒,就要增加休息时间,尤其是“经络睡眠”。23: 00到1: 00是午夜,11: 00到13: 00是中午。“经络睡眠”的良好睡眠有助于调节心脑功能,不适感会逐渐消除。
越累越烦躁,出现情绪焦躁不安,睡不着的情况就越应该出去旅游,不要一直呆在家里。你可以逛公园,赏花,在河边或湖边唱两首经典老歌,和邻居下棋,听听歌剧,参加老年人团体旅游。
大强度运动刚刚进入夏季,早晚温度非常适合运动。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进行,强度应微汗。
清淡饮食日常饮食清淡,忌辛辣冷食,多吃瓜类和豆类。平时可以喝百合莲子粥,可以帮助睡眠。早上喝小米粥或牛奶,晚餐以谷物和水果为主,避免大鱼大肉。
作息规律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晚上睡觉前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打电话,更不要喝浓茶。最好10: 30前睡觉,卧室要盖遮阳帘。
交流的情绪持续不稳定,导致“没人想见,没人关心我”的想法。如果长期持续下去,会增加抑郁的可能性。家人要注意与老人的精神交流,聊聊过去和身边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老人情绪感冒。
老年人随着自身机体的衰老、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退休带来的社会角色改变和一些负性事件等,导致老年人产生各种不良情绪。
老人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1、身体器官的功能减退,心理调适能力也有所下降,情绪的控制比较困难;
2、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的角色转变,经济收入相对减少,以及子女婚嫁离家,配偶或自己患病等因素,容易产生不安和焦虑;
3、加上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家庭、邻里等关系问题的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容易发生波动。这些情绪问题,极为容易导致其他一些躯体性不适甚至疾病的产生,比如:睡眠障碍、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脑梗塞、心绞痛、心肌梗塞等,这些躯体性疾病反过来又会造成进一步的情绪问题,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何缓解老年人的不良情绪?
1、多注意观察老人的细微行为和语言。老人们往往比较内敛,有心事或者是有情绪,往往都会习惯性地被压抑着,不容易被观察到。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不能观察到。老人很多时候通过细微动作的改变,比如节奏、力度、伴随精神状态等,还有语言上的细节,如轻轻叹气、停顿、语气不同寻常的抑扬顿挫等,来表达内心的实际情绪。
2、多和老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孤独感,是目前很多老人容易产生的。它直接影响老人的心情不说,还因为容易让老人回顾过去的很多带感情色彩的事情,从而进一步影响老人的情绪,对于独自居住的老人就更应该多创造和老人沟通及交流的机会,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专业的家庭护理,还能起到和儿女之间的桥梁作用,把老年的情况定时反馈给儿女,弥补儿女繁忙的工作中无法兼顾照顾老人的无奈,使老人和子女都能生活的很安心。让老人感觉没有和社会和家人离得很远,让老人感觉时刻生活在和他几十年一样的生活圈子和氛围里面。从而避免一些不良情绪的产生。
3、尊重理解老人的生活方式、习惯,尊重老人的独立个性。老人的不良情绪,有一部分还来自别人的或者是家属的不理解和排斥。老人们都有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在这期间,他们都会因为客观的情况和条件形成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4、提倡老人进行适当地自我调节。老人是有自尊的,有的还极好面子,比较好强,一定程度上讲,老人和孩子有相似之处。他们也希望自己不在儿孙或者外人面前暴露自己不痛快、抵触、焦虑、烦躁等各种不良的情绪。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付费偷看金额在0.1-10元之间
张阿姨一向身体健康,但最近变得“懒”了。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没有胃口吃东西。她的孩子很焦虑。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部队特色医疗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胡桃红,解释说,许多老年人都有类似的症状,被称为“五月天”。5、6月份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一些典型症状:抑郁、易怒、懒惰、抑郁等。又称季节性懒惰综合症,是一种情绪感冒。
老年人应该如何摆脱这种季节性的情绪感冒?
睡了“午觉”漫长的夏天后,白天时间变长,夜晚睡眠时间变短。如果老年人总是失眠、精神萎靡、易怒,就要增加休息时间,尤其是“经络睡眠”。23: 00到1: 00是午夜,11: 00到13: 00是中午。“经络睡眠”的良好睡眠有助于调节心脑功能,不适感会逐渐消除。
越累越烦躁,出现情绪焦躁不安,睡不着的情况就越应该出去旅游,不要一直呆在家里。你可以逛公园,赏花,在河边或湖边唱两首经典老歌,和邻居下棋,听听歌剧,参加老年人团体旅游。
大强度运动刚刚进入夏季,早晚温度非常适合运动。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进行,强度应微汗。
清淡饮食日常饮食清淡,忌辛辣冷食,多吃瓜类和豆类。平时可以喝百合莲子粥,可以帮助睡眠。早上喝小米粥或牛奶,晚餐以谷物和水果为主,避免大鱼大肉。
作息规律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晚上睡觉前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打电话,更不要喝浓茶。最好10: 30前睡觉,卧室要盖遮阳帘。
交流的情绪持续不稳定,导致“没人想见,没人关心我”的想法。如果长期持续下去,会增加抑郁的可能性。家人要注意与老人的精神交流,聊聊过去和身边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老人情绪感冒。
老年人随着自身机体的衰老、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退休带来的社会角色改变和一些负性事件等,导致老年人产生各种不良情绪。
老人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1、身体器官的功能减退,心理调适能力也有所下降,情绪的控制比较困难;
2、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的角色转变,经济收入相对减少,以及子女婚嫁离家,配偶或自己患病等因素,容易产生不安和焦虑;
3、加上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家庭、邻里等关系问题的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容易发生波动。这些情绪问题,极为容易导致其他一些躯体性不适甚至疾病的产生,比如:睡眠障碍、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脑梗塞、心绞痛、心肌梗塞等,这些躯体性疾病反过来又会造成进一步的情绪问题,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何缓解老年人的不良情绪?
1、多注意观察老人的细微行为和语言。老人们往往比较内敛,有心事或者是有情绪,往往都会习惯性地被压抑着,不容易被观察到。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不能观察到。老人很多时候通过细微动作的改变,比如节奏、力度、伴随精神状态等,还有语言上的细节,如轻轻叹气、停顿、语气不同寻常的抑扬顿挫等,来表达内心的实际情绪。
2、多和老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孤独感,是目前很多老人容易产生的。它直接影响老人的心情不说,还因为容易让老人回顾过去的很多带感情色彩的事情,从而进一步影响老人的情绪,对于独自居住的老人就更应该多创造和老人沟通及交流的机会,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专业的家庭护理,还能起到和儿女之间的桥梁作用,把老年的情况定时反馈给儿女,弥补儿女繁忙的工作中无法兼顾照顾老人的无奈,使老人和子女都能生活的很安心。让老人感觉没有和社会和家人离得很远,让老人感觉时刻生活在和他几十年一样的生活圈子和氛围里面。从而避免一些不良情绪的产生。
3、尊重理解老人的生活方式、习惯,尊重老人的独立个性。老人的不良情绪,有一部分还来自别人的或者是家属的不理解和排斥。老人们都有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在这期间,他们都会因为客观的情况和条件形成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4、提倡老人进行适当地自我调节。老人是有自尊的,有的还极好面子,比较好强,一定程度上讲,老人和孩子有相似之处。他们也希望自己不在儿孙或者外人面前暴露自己不痛快、抵触、焦虑、烦躁等各种不良的情绪。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