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18:00发布
肾阴虚有什么表现该怎么调理
现在人都喜欢“补肾”,但是补肾不能乱补,弄清到底是哪种情况的肾虚非常重要,实际上,大部分有肾虚症状的朋友,都属于肾阴虚的情况,肾阴虚都有什么症状,又有哪些药物可以滋补肾阴呢,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肾阴虚是怎么回事?
稍微了解点中医的人都知道,人体的肾脏本身就是主水的部位,实际上,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肾脏也是主要的循环代谢器官,它负责着人体内体液的代谢和重吸收的重任,这也正是中医说的“运化”其实并不矛盾。
肾脏阴虚,为了大家便于理解,可以把这个“阴”看作是“水”,肾脏本身应该是水火相济而且平衡的,如果阴虚,“水”不足,火就会太旺,但是这个火不是真火,而是虚火,因此,虚火旺盛是肾阴虚的最典型表现:腰膝酸软,咽干口燥,体形消瘦,夜间盗汗,五心烦热(是指手心、脚心发热以及心胸烦热),男性强阳易举,但易早泄滑精,女性易失眠焦虑,肌肤干燥且长斑,如果看舌象,则舌苔薄红,且少津(唾液少),这些情况,都是肾阴虚的典型症状。
哪些药物能补益肾阴?
先说一个大家最常见的,最流行的补肾传统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能补肾大家都知道,但对于滋补肾阴,服用六味地黄丸才最对症,这个药物的组方出自宋代太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以熟地黄为君药,山药、山茱萸为臣药,而茯苓、泽泻、丹皮为佐使,三补三泄,均衡补益肾阴,是很好的补肾阴的药物。在此基础上的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等,也都是滋补肾阴的药物,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服用。
再说一个中成药,名字叫左归丸,这个药物的组方说出来大家也不陌生,方中熟地、龟板胶、枸杞、山药、菟丝子、牛膝滋补肾阴;山茱萸、鹿角胶温补肾气,除了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同时对于强精调气血,也有较好的效果。
对于单方的中药材,枸杞子、山药、熟地、山茱萸、杜仲、麦冬等都是滋补肾阴的良药,对于有遗精情况的朋友,可以用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等固肾涩精,对于有潮热、口感,咽痛等症状的朋友,可以用知母、黄柏、地骨皮等滋阴泻火。
肾阴虚症状:眩晕耳鸣,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兼见咽干,形瘦,五心烦热,舌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常用方剂及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手足心热,消渴及小儿五迟。现代常用于高血压、肺结核、慢性感染性疾患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慢性肾炎、肾结核、糖尿病及小儿发育不良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成药剂量:小蜜丸:120克/瓶,9克/次;大蜜丸:9克/次,2次/日,温开水送服。
六味地黄丸
2、杞菊地黄丸
药物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牡丹皮。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清头明目。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目眩晕、视物模糊,或枯涩眼痛、迎风流泪、羞明畏光,或耳鸣耳聋、潮热盗汗等症。现代常用于神经衰弱、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炎、慢性青
光眼等。
成药剂量:小蜜丸:120克/瓶,9克/次;大蜜丸1丸,次,2次/日;口服液:10毫升/支,10支/盒,1支/次,2次/日。
3、知柏地黄丸
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腰膝酸软、头目昏晕、耳鸣耳聋、牙痛及口干咽痛、遗精、盗汗、小便短赤,或骨蒸潮热、颧红、喉燥等。现代多用于神经衰弱、肺结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结核、慢性肾炎、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肝肾阴虚兼有内热者。
成药剂量:小蜜丸:120克/瓶,9克/次;水蜜丸:6克/次;大蜜丸:9克/次。蜜丸均2次/日,空腹时淡盐温开水送下。
4、麦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麦冬、五味子、熟地、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肾补肝,养肺生津。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咳、消渴、遗精等症,见有潮热盗汗、咽干咯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动则喘息、口干舌燥、小便频数等症。
成药剂量:小蜜丸:120克/瓶,9克/次;水蜜丸:6克,次;大蜜丸:9克,次。蜜丸均3次/日,空腹时温开水送服。
5、明目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山茱萸、丹皮、枸杞子、菊花、当归、山药、茯苓、白芍、蒺藜、石决明、泽泻。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之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症。
成药剂量:蜜丸剂,120克/瓶,口服,9克/次,3次/日。
6、左归丸
药物组成:熟地、山药(炒)、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龟甲胶、枸杞子、牛膝(炒)、茯苓。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用于真阴不足之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遗精盗汗、骨蒸潮热、神疲失眠、口干舌燥等属于精髓内亏、津液枯涸的病症。
成药剂量:小蜜丸,9克/次,2-3次/日,饭前温开水送服。
7、大补阴丸
药物组成:熟地、知母(盐炒)、黄柏(盐炒)、龟甲(制)、猪脊髓。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热、遗精、盗汗、吐血、咯血、头晕、耳鸣耳聋、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腰膝酸软等症。现代多用于神经衰弱、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属阴虚火旺者。
最多设置5个标签!
现在人都喜欢“补肾”,但是补肾不能乱补,弄清到底是哪种情况的肾虚非常重要,实际上,大部分有肾虚症状的朋友,都属于肾阴虚的情况,肾阴虚都有什么症状,又有哪些药物可以滋补肾阴呢,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肾阴虚是怎么回事?
稍微了解点中医的人都知道,人体的肾脏本身就是主水的部位,实际上,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肾脏也是主要的循环代谢器官,它负责着人体内体液的代谢和重吸收的重任,这也正是中医说的“运化”其实并不矛盾。
肾脏阴虚,为了大家便于理解,可以把这个“阴”看作是“水”,肾脏本身应该是水火相济而且平衡的,如果阴虚,“水”不足,火就会太旺,但是这个火不是真火,而是虚火,因此,虚火旺盛是肾阴虚的最典型表现:腰膝酸软,咽干口燥,体形消瘦,夜间盗汗,五心烦热(是指手心、脚心发热以及心胸烦热),男性强阳易举,但易早泄滑精,女性易失眠焦虑,肌肤干燥且长斑,如果看舌象,则舌苔薄红,且少津(唾液少),这些情况,都是肾阴虚的典型症状。
哪些药物能补益肾阴?
先说一个大家最常见的,最流行的补肾传统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能补肾大家都知道,但对于滋补肾阴,服用六味地黄丸才最对症,这个药物的组方出自宋代太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以熟地黄为君药,山药、山茱萸为臣药,而茯苓、泽泻、丹皮为佐使,三补三泄,均衡补益肾阴,是很好的补肾阴的药物。在此基础上的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等,也都是滋补肾阴的药物,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服用。
再说一个中成药,名字叫左归丸,这个药物的组方说出来大家也不陌生,方中熟地、龟板胶、枸杞、山药、菟丝子、牛膝滋补肾阴;山茱萸、鹿角胶温补肾气,除了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同时对于强精调气血,也有较好的效果。
对于单方的中药材,枸杞子、山药、熟地、山茱萸、杜仲、麦冬等都是滋补肾阴的良药,对于有遗精情况的朋友,可以用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等固肾涩精,对于有潮热、口感,咽痛等症状的朋友,可以用知母、黄柏、地骨皮等滋阴泻火。
肾阴虚症状:眩晕耳鸣,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兼见咽干,形瘦,五心烦热,舌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常用方剂及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手足心热,消渴及小儿五迟。现代常用于高血压、肺结核、慢性感染性疾患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慢性肾炎、肾结核、糖尿病及小儿发育不良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成药剂量:小蜜丸:120克/瓶,9克/次;大蜜丸:9克/次,2次/日,温开水送服。
六味地黄丸
2、杞菊地黄丸
药物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牡丹皮。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清头明目。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目眩晕、视物模糊,或枯涩眼痛、迎风流泪、羞明畏光,或耳鸣耳聋、潮热盗汗等症。现代常用于神经衰弱、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炎、慢性青
光眼等。
成药剂量:小蜜丸:120克/瓶,9克/次;大蜜丸1丸,次,2次/日;口服液:10毫升/支,10支/盒,1支/次,2次/日。
3、知柏地黄丸
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腰膝酸软、头目昏晕、耳鸣耳聋、牙痛及口干咽痛、遗精、盗汗、小便短赤,或骨蒸潮热、颧红、喉燥等。现代多用于神经衰弱、肺结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结核、慢性肾炎、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肝肾阴虚兼有内热者。
成药剂量:小蜜丸:120克/瓶,9克/次;水蜜丸:6克/次;大蜜丸:9克/次。蜜丸均2次/日,空腹时淡盐温开水送下。
4、麦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麦冬、五味子、熟地、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肾补肝,养肺生津。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咳、消渴、遗精等症,见有潮热盗汗、咽干咯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动则喘息、口干舌燥、小便频数等症。
成药剂量:小蜜丸:120克/瓶,9克/次;水蜜丸:6克,次;大蜜丸:9克,次。蜜丸均3次/日,空腹时温开水送服。
5、明目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山茱萸、丹皮、枸杞子、菊花、当归、山药、茯苓、白芍、蒺藜、石决明、泽泻。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之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症。
成药剂量:蜜丸剂,120克/瓶,口服,9克/次,3次/日。
6、左归丸
药物组成:熟地、山药(炒)、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龟甲胶、枸杞子、牛膝(炒)、茯苓。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用于真阴不足之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遗精盗汗、骨蒸潮热、神疲失眠、口干舌燥等属于精髓内亏、津液枯涸的病症。
成药剂量:小蜜丸,9克/次,2-3次/日,饭前温开水送服。
7、大补阴丸
药物组成:熟地、知母(盐炒)、黄柏(盐炒)、龟甲(制)、猪脊髓。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热、遗精、盗汗、吐血、咯血、头晕、耳鸣耳聋、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腰膝酸软等症。现代多用于神经衰弱、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属阴虚火旺者。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