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Swisse钙维D片效果怎样,长期吃有副作用吗?

2021-01-13 11:07发布

2条回答
阿拉善
2021-05-28 10:42

2010~2013年第五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城市男生身高平均增长 2.3厘米,女生增长1.8 厘米。但钙缺乏仍然是我国儿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面临的一大挑战。

u=480546463,188894036&fm=26&gp=0

钙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维持人体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物质。儿童每天需要摄入800~1200毫克的钙,成人量需要每天摄入800毫克。

根据第五次营养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居民钙的平均摄入量为412.8毫克。

在一项包括12个省、直辖市的4~17岁儿童青少年中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儿童青少年中,超过95%的孩子钙摄入量不足。

缺钙,主要是吃的不对

三餐缺钙

牛奶含有丰富的钙,每100克含量中就含有120毫克钙,而且几乎全部可以为人体吸收,是公认补钙最好的食品。但大多数人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钙摄入主要来自于蔬菜和谷类,从中获得的钙含量分别占到了35%、24%。而人们从含钙丰富的牛奶及其制品中获得的钙,仅为 4.3%。

中国营养学会最新推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我们每天牛奶的摄入量应该达到 300 克。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是一种必需营养素,对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钙和维生素D是一种“姐妹淘”的关系,大部分钙缺乏患儿,血中维生素D的水平也会不足,钙摄入充足、维生素D水平不足同样会引发缺钙的表现。

所以要想不缺钙,除了摄入钙,也要摄入维生素D。只要不过量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就不会有问题!请不要盲目亲信谣言!

钙片选择有讲究

选购补钙产品时,应关注钙元素含量,而不是钙化合物含量,如果产品标示的是钙化合物含量,需要乘以钙元素含量百分比得出钙元素含量;钙的吸收与钙的形式无直接关系,液体钙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超低温冷冻提取浓缩而成的,溶解性好,但不代表钙含量高或容易吸收,因为固态钙产品进入胃中也会变为液态;选择钙片,还要看它是否易于人体吸收。而柠檬酸钙,人体对这种钙的吸收率较高,是属于非常容易吸收的钙。像市面上常见的碳酸钙钙片,需要在酸性环境下才能被吸收,而柠檬酸钙不需胃酸的帮忙就可以被吸收,不刺激肠胃。

牛奶喝了、钙片吃了,还要户外运动

除了依靠食物中钙的摄入,多做户外运动,增加日光照射也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晒太阳可以促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

在大多数季节,对于浅色皮肤的人来说,每日在10~15 点时间段晒太阳10~15分钟,就足以合成足量的维生素D。

有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婴儿每周户外活动2小时,仅暴露面部与手部,即可维持婴儿维生素D浓度在正常范围的低值。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所研究资料表明,每天1~2小时户外活动即可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

肤色较深、冬季或居住在高纬度地区会显著降低皮肤的维生素D合成, 需要增加膳食来源的维生素D。

市场价:268元 会员价:80元

功效:形成强健的骨骼和牙齿、减少铅在体内积聚、有助于肌肉收缩扩张。

适宜人群:

1、腰腿、颈椎疼痛者

2、失眠者

3、青少年生长痛、腿软、抽筋者

4、钙质缺乏引起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人群

5、女士缺钙引起的痛经。

使用方法及用量:口服、每片1-2片,每日3次。

钙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1.维持强健的骨骼和健康牙齿。

2.维持有规则的心律。

3.缓解失眠症。

4.帮助体内铁的代谢。

5.强化神经系统。

缺钙症状

青少年如果缺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烦燥不安、多动,严重缺乏时,脚后跟,小腿酸痛、发育迟缓,身体矮小,换牙迟、多汗。

孕妇如果缺钙,牙齿疼痛,乳汁分泌不足、抽筋,手足麻木、四肢无力,不能负重,极严重缺钙时会出现妊娠期高血压。

中老年人缺钙时会出现:神经质,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手足麻木、抽筋、腰腿背酸痛无力,极严重时,骨质疏松,易骨折,骨质增生,掉牙、驼背或身体萎缩变矮,原发性高血压,老年痴呆症、走路无力、双腿沉重。

镁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

1、组成骨骼的重要成份,不能缺。

2、有助钙在人体里吸收利用。在成人钙镁片里钙镁之比为2:1,这种比例更有利于钙的吸收。

3、防止钙在软组织中沉积,造成结石。在用钙时,谁家也没有准确计算,所以有了镁你补多了也无防,不会造成沉积,解决补钙的后顾之忧。

4、镁是天然的镇静剂、和解剂,钙本身就有镇静作用,有了镁会促进钙的作用,镁有协同钙的作用。

5、镁有助于蛋白质脂类的代谢,以及DNA的组成,DNA指我们遗传物质。

女性对钙的特别要求

1.与卵巢活动有关:月经期前一周,血钙降低神经张,易怒。月经周期:血钙更低,子宫收缩疼痛。停经期:因卵巢荷尔蒙停止分泌,钙易大量流失。

2.经痛:周期后至下次周期前如果每日服1800mg钙,则下次周期应该会改善,仍会痛,则可能有子宫肌瘤,最好详细检查。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