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0 11:10发布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从去年就出来了,到今年还是持续延烧,但还是不知道是个啥梗,求告知
前两天是立秋,除了天气由热转凉,以往黏腻的皮肤被清晨凉爽的朝气冷不丁地挠醒,还有一件风靡网络的事情,大家都没有忘记: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作为一个患有严重“奶茶恐惧症”的选手,虽然已经很久没尝过奶茶的味道,还是忍不住点开朋友圈围观了一下盛况。
有个朋友说,去年不知道怎么流行起来的梗,没想到今年热度依旧,想出这个口号的人一定是个营销鬼才。
这句话很有意思,大概最初发明奶茶的人,都没有发明这个口号的人快乐。
以前我也是个特别喜欢喝奶茶的人,自从大二那年和舍友一块出去玩,喝了一杯奥利奥奶茶失眠到半夜三点半,我就条件反射性地对奶茶产生了抵抗心理。
后来会下意识地控制喝奶茶的量和时间,除非特别特别想喝,一般都用其他饮品对待。
在奶茶店遍地开花的当下,大家爱的究竟是一杯奶茶,还是喝奶茶这件事带来的附加快乐?
“比起延迟满足,人类更渴望即时快乐”
我们的情绪分为很多种,喜悦、愤怒、惊讶、难过、失望……最常见的就是快乐和悲伤这两种。
对快乐的追求是我们的本性,也是引发心灵愉悦感的最常见情绪。
研究表明,其实大多数人的终极人生目标并不是大富大贵,也不是颜值爆表,而是——躺尸。
这个结果乍看有些奇怪,但是一点儿也不夸张。
我们走过了打鱼狩猎的早期,也走过了农耕文明为主的时代,后来进入工业社会,资本主义文明不再注重个体幸福和满足,取而代之的是效率至上的竞争文明。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人都生活得很累,我们都像是失去了情绪表达能力的零件,按部就班地被推进一个又一个大厂,身体高速运转,大脑却近乎停滞。
时间的密度变得前所未有的大,假期少得可怜,加班成为常态,而缝隙时间成了唯一得以喘息的机会。
于是,奶茶的出现,恰到好处的满足了我们对于快乐的即时追求。
换句话说,对奶茶上瘾的原因很简单,不过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止痛”。
在情绪长久得不到释放、生活压力巨大的时刻,我们是没机会自我疗愈的患者,奶茶就像创可贴,虽然起不到消炎杀菌的效果,至少可以把疤痕短暂遮盖起来,还我们一份作为“人”的体面。
更重要的是,奶茶带来的这种即时满足感,对于当下的疗愈效果并不亚于延迟满足的快乐。
主流文化提倡的放松方式,譬如读书、健身、运动等等,起到的是延迟满足的效果。
但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延迟满足需要以付出意志力为代价,而关于意志力的挑战于多数人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瓶颈。
另外,有网友指出,“我痴迷的不是奶茶,是治愈的痛感”,其实这句话突出了另一个与快乐相对的关键词:痛感。
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奶茶除了起到创可贴一样的掩盖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带来类似于止痛药的感觉。
止痛药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临时止痛,但是吃多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奶茶也一样,可以提供即使满足感,但是也会带来诸如肥胖症、摄糖过量的风险。
既然如此,为什么奶茶还是药瘾像一样戒不掉?
有个叫Gabor Mate的医生在《饿鬼道:与瘾的近距离接触》中写了这样一句话:
止痛,是人们上瘾的最重要的心理动因——尽管这往往是潜意识里的。
抽丝剥茧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痴迷止痛药和奶茶的前提,不过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痛感太强烈了。
与其去书中寻找共鸣的灵魂,去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倒不如点一杯奶茶来的痛快。
“你永远想象不到对糖的热爱程度有多高”
在奶茶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加糖的奶茶是没有灵魂的。」
这句话反向证明了一个事实,很多人喜欢喝奶茶,其实是因为喜欢糖。
尽管现在有不少商家宣传,自己家的奶茶是低糖低脂不发胖,甚至还出了各类五谷奶茶。事实上,就算是宣扬低糖的奶茶,含糖量也远高于一般饮品。
在增加肥胖的功臣当中,糖的功劳并不亚于脂肪。
新西兰有一部纪录片,名叫《糖:新一代的健康杀手》里面指出了关于糖的杀伤力:
人本性里尝到甜味,就会一直一直吃下去
糖能够欺骗你,你很难通过糖分的摄入而获得饱腹感
糖能成瘾。糖会导致肥胖,甚于油脂
当然这些观点都有丰富严密的解释,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喜欢吃糖其实和人的基因也有关。总之,人们喜欢吃糖这件事情,却是没有办法否认的。
珍珠奶茶可谓是奶茶界的“土霸王”,其他种类的奶茶也不甘落后,商家时时刻刻都在研制新的种类,等待一轮又一轮顾客送上门。
抛开所谓的基因和本性不谈,喜欢吃糖,好像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996,熬夜,脱发等一系列危害健康的行为时刻都在上演,生活里处处都是让人心力交瘁的“苦”,难得有让人觉得甜蜜的东西出现,无异于一场甘霖。
其实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难理解,有的人看起来博闻多识、学富五车,下班之后却喜欢当个沙发土豆,刷着无脑综艺,点着可乐炸鸡。
有的人西装革履,浑身散发着一种极简主义气息,背地里却在偷偷点奶茶,收集各类小玩具。
喜欢吃糖,其实和熬夜上瘾一样,是对无常生活的一种主动的报复,这种报复哪怕明知带有负面的后果,也甘之如饴。
越是自己本性和生活中缺失的东西,越是要不顾一切地追逐到底,这种行为可以用报复心理解释,更多的其实是一种补偿心理。
前段时间流行了一个词语,叫做「易犒劳体质」,其实挺有意思的。
对比之下,真正为了生活埋头苦干并不断向前的人,又怎么会拒绝一杯甜甜的奶茶呢?
“不过想证明一下自己的社交魅力罢了”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个梗刚刚兴起的时候,最“惨”的还是那些冲浪不及时的男朋友们。
作为一个合格的五好男友,如果没有给女朋友及时送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就要被拎到朋友圈公开处刑。
更有甚者,因为给的奶茶量太少,也被作为攀比的对象列入黑名单,实在“苦不堪言”。
我有个朋友在朋友圈发出了小小的疑问:
没有对象的同学也要想办法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于是,“第一杯”也成了检验闺蜜情、同学情的妙计。
当然,调侃归调侃,对“第一杯”如此痴迷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促使大家情绪如此高涨呢?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寻求与他者的互动与认同,从而获得身份的确认,并且引发新一轮社交行为,这是人的社会属性所发挥的基本作用。
简单一点来说,社交媒体为每个人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早期的社交晚宴一样,在这样一个看似“人人平等”的时空下,谁的服装华丽些,谁的仪态优雅些,谁都钻石闪亮些,才能吸引更多人驻足注目。
于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顺理成章成了个体进行社交的名片。
“谢谢男朋友送的第一杯奶茶”,配图可能是520元的红包,甚至更多。
根据索绪尔从符号学里指出来的概念,奶茶已经失去了它的能指意义,充满了身份与金钱象征的所指意味。
而关于社交身份有关的概念,美国学者乔纳·伯杰则在《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提出了“社交货币”。
最初“社交货币”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但是在社交媒体发展的当下,“社交货币”已经不仅仅应用于现实的产品营销,而是成为网络上的一种营销方式。
自我推销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张漂亮的名片,而拥有这张漂亮名片的前提,则是拥有丰厚的「社交资本」,或者叫「社交货币」。
所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大火,表面上是一场娱乐行为,本质上也是一次资本的较量和社交行为的体现。
社交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开性和互动性,收到第一杯奶茶的人,可以公开展示自己的社交资本,同时还能够以此为名片,获得更多的社交资源。
对于个体来说,无外乎是一种收获存在感和愉悦感的不二之选。
奶茶作为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产品之一,无论在社交生活当中,还是在工作、学习和情感当中,都扮演着越来越讨喜的角色。
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奶茶,更没有人会拒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这像一场网络空间的互动仪式,更像是一次以全民娱乐为背景的狂欢。不过,这里所涉及的群体,当然以年轻人为主。
不管是喜欢吃糖,为了缓解生活的痛感,还是单纯想要多一点社交的资本,只能说,奶茶无罪,爱奶茶本就是爱生活的表现之一。
毕竟,年轻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不过是想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而已。
所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到了吗?
最多设置5个标签!
前两天是立秋,除了天气由热转凉,以往黏腻的皮肤被清晨凉爽的朝气冷不丁地挠醒,还有一件风靡网络的事情,大家都没有忘记: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作为一个患有严重“奶茶恐惧症”的选手,虽然已经很久没尝过奶茶的味道,还是忍不住点开朋友圈围观了一下盛况。
有个朋友说,去年不知道怎么流行起来的梗,没想到今年热度依旧,想出这个口号的人一定是个营销鬼才。
这句话很有意思,大概最初发明奶茶的人,都没有发明这个口号的人快乐。
以前我也是个特别喜欢喝奶茶的人,自从大二那年和舍友一块出去玩,喝了一杯奥利奥奶茶失眠到半夜三点半,我就条件反射性地对奶茶产生了抵抗心理。
后来会下意识地控制喝奶茶的量和时间,除非特别特别想喝,一般都用其他饮品对待。
在奶茶店遍地开花的当下,大家爱的究竟是一杯奶茶,还是喝奶茶这件事带来的附加快乐?
“比起延迟满足,人类更渴望即时快乐”
我们的情绪分为很多种,喜悦、愤怒、惊讶、难过、失望……最常见的就是快乐和悲伤这两种。
对快乐的追求是我们的本性,也是引发心灵愉悦感的最常见情绪。
研究表明,其实大多数人的终极人生目标并不是大富大贵,也不是颜值爆表,而是——躺尸。
这个结果乍看有些奇怪,但是一点儿也不夸张。
我们走过了打鱼狩猎的早期,也走过了农耕文明为主的时代,后来进入工业社会,资本主义文明不再注重个体幸福和满足,取而代之的是效率至上的竞争文明。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人都生活得很累,我们都像是失去了情绪表达能力的零件,按部就班地被推进一个又一个大厂,身体高速运转,大脑却近乎停滞。
时间的密度变得前所未有的大,假期少得可怜,加班成为常态,而缝隙时间成了唯一得以喘息的机会。
于是,奶茶的出现,恰到好处的满足了我们对于快乐的即时追求。
换句话说,对奶茶上瘾的原因很简单,不过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止痛”。
在情绪长久得不到释放、生活压力巨大的时刻,我们是没机会自我疗愈的患者,奶茶就像创可贴,虽然起不到消炎杀菌的效果,至少可以把疤痕短暂遮盖起来,还我们一份作为“人”的体面。
更重要的是,奶茶带来的这种即时满足感,对于当下的疗愈效果并不亚于延迟满足的快乐。
主流文化提倡的放松方式,譬如读书、健身、运动等等,起到的是延迟满足的效果。
但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延迟满足需要以付出意志力为代价,而关于意志力的挑战于多数人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瓶颈。
另外,有网友指出,“我痴迷的不是奶茶,是治愈的痛感”,其实这句话突出了另一个与快乐相对的关键词:痛感。
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奶茶除了起到创可贴一样的掩盖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带来类似于止痛药的感觉。
止痛药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临时止痛,但是吃多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奶茶也一样,可以提供即使满足感,但是也会带来诸如肥胖症、摄糖过量的风险。
既然如此,为什么奶茶还是药瘾像一样戒不掉?
有个叫Gabor Mate的医生在《饿鬼道:与瘾的近距离接触》中写了这样一句话:
止痛,是人们上瘾的最重要的心理动因——尽管这往往是潜意识里的。
抽丝剥茧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痴迷止痛药和奶茶的前提,不过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痛感太强烈了。
与其去书中寻找共鸣的灵魂,去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倒不如点一杯奶茶来的痛快。
“你永远想象不到对糖的热爱程度有多高”
在奶茶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加糖的奶茶是没有灵魂的。」
这句话反向证明了一个事实,很多人喜欢喝奶茶,其实是因为喜欢糖。
尽管现在有不少商家宣传,自己家的奶茶是低糖低脂不发胖,甚至还出了各类五谷奶茶。事实上,就算是宣扬低糖的奶茶,含糖量也远高于一般饮品。
在增加肥胖的功臣当中,糖的功劳并不亚于脂肪。
新西兰有一部纪录片,名叫《糖:新一代的健康杀手》里面指出了关于糖的杀伤力:
人本性里尝到甜味,就会一直一直吃下去
糖能够欺骗你,你很难通过糖分的摄入而获得饱腹感
糖能成瘾。糖会导致肥胖,甚于油脂
当然这些观点都有丰富严密的解释,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喜欢吃糖其实和人的基因也有关。总之,人们喜欢吃糖这件事情,却是没有办法否认的。
珍珠奶茶可谓是奶茶界的“土霸王”,其他种类的奶茶也不甘落后,商家时时刻刻都在研制新的种类,等待一轮又一轮顾客送上门。
抛开所谓的基因和本性不谈,喜欢吃糖,好像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996,熬夜,脱发等一系列危害健康的行为时刻都在上演,生活里处处都是让人心力交瘁的“苦”,难得有让人觉得甜蜜的东西出现,无异于一场甘霖。
其实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难理解,有的人看起来博闻多识、学富五车,下班之后却喜欢当个沙发土豆,刷着无脑综艺,点着可乐炸鸡。
有的人西装革履,浑身散发着一种极简主义气息,背地里却在偷偷点奶茶,收集各类小玩具。
喜欢吃糖,其实和熬夜上瘾一样,是对无常生活的一种主动的报复,这种报复哪怕明知带有负面的后果,也甘之如饴。
越是自己本性和生活中缺失的东西,越是要不顾一切地追逐到底,这种行为可以用报复心理解释,更多的其实是一种补偿心理。
前段时间流行了一个词语,叫做「易犒劳体质」,其实挺有意思的。
对比之下,真正为了生活埋头苦干并不断向前的人,又怎么会拒绝一杯甜甜的奶茶呢?
“不过想证明一下自己的社交魅力罢了”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个梗刚刚兴起的时候,最“惨”的还是那些冲浪不及时的男朋友们。
作为一个合格的五好男友,如果没有给女朋友及时送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就要被拎到朋友圈公开处刑。
更有甚者,因为给的奶茶量太少,也被作为攀比的对象列入黑名单,实在“苦不堪言”。
我有个朋友在朋友圈发出了小小的疑问:
没有对象的同学也要想办法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于是,“第一杯”也成了检验闺蜜情、同学情的妙计。
当然,调侃归调侃,对“第一杯”如此痴迷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促使大家情绪如此高涨呢?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寻求与他者的互动与认同,从而获得身份的确认,并且引发新一轮社交行为,这是人的社会属性所发挥的基本作用。
简单一点来说,社交媒体为每个人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早期的社交晚宴一样,在这样一个看似“人人平等”的时空下,谁的服装华丽些,谁的仪态优雅些,谁都钻石闪亮些,才能吸引更多人驻足注目。
于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顺理成章成了个体进行社交的名片。
“谢谢男朋友送的第一杯奶茶”,配图可能是520元的红包,甚至更多。
根据索绪尔从符号学里指出来的概念,奶茶已经失去了它的能指意义,充满了身份与金钱象征的所指意味。
而关于社交身份有关的概念,美国学者乔纳·伯杰则在《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提出了“社交货币”。
最初“社交货币”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但是在社交媒体发展的当下,“社交货币”已经不仅仅应用于现实的产品营销,而是成为网络上的一种营销方式。
自我推销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一张漂亮的名片,而拥有这张漂亮名片的前提,则是拥有丰厚的「社交资本」,或者叫「社交货币」。
所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大火,表面上是一场娱乐行为,本质上也是一次资本的较量和社交行为的体现。
社交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开性和互动性,收到第一杯奶茶的人,可以公开展示自己的社交资本,同时还能够以此为名片,获得更多的社交资源。
对于个体来说,无外乎是一种收获存在感和愉悦感的不二之选。
奶茶作为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产品之一,无论在社交生活当中,还是在工作、学习和情感当中,都扮演着越来越讨喜的角色。
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奶茶,更没有人会拒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这像一场网络空间的互动仪式,更像是一次以全民娱乐为背景的狂欢。不过,这里所涉及的群体,当然以年轻人为主。
不管是喜欢吃糖,为了缓解生活的痛感,还是单纯想要多一点社交的资本,只能说,奶茶无罪,爱奶茶本就是爱生活的表现之一。
毕竟,年轻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不过是想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而已。
所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到了吗?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