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暖身反而大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1-06-01 13:55发布

我一哥们酒喝多了大出血挺严重的,现在住院保养身体,我想问问喝酒暖身反而大出血是怎么回事?


付费偷看设置
发送
2条回答
曹洪志
1楼 · 2021-06-01 14:05.采纳回答

我们大家都知道喝酒可以暖身,但酒喝多了会导致酒精中毒和上消化道出血。就拿我身边的一个真实时间举例吧,在兴工厂工作的刘师傅,前几天被紧急送往长沙市中医院急诊科进行急救。据了解,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杨师傅和几个工友一起吃饭,有人建议喝白酒暖身。于是,六个人相继喝了三瓶白酒。当他们准备离开时,杨大师突然感到胃里很不舒服,然后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工友们赶紧把他送到长沙中医医院。

QQ图片20210601140830

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说,白酒中的酒精会引起短期神经兴奋,给全身带来温暖和舒适的错觉,但只有皮肤表皮感觉温暖。事实上,身体快速散热产生的热量,比酒精提供的热量还要多。受酒精刺激,血管不能及时收缩,阻止血液向外传热,人在失去大量体热后会感到更冷。同时,过量饮酒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

因此喝酒一定要注意啊,身体不舒服的切记不能拼了命的去喝,否则伤害的是自己啊!


好几种
2楼-- · 2021-06-30 10:57

眼看着秋凉,之后将是入冬;元旦、春节等大小欢聚将至,也就是说,喝酒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哪怕不好酒、不善饮的人,也会被劝着喝:“来两口,喝酒暖身驱寒呢!”

慢着!可别轻易当真,“喝酒能暖身”其实只是假象,被身体的感受忽悠罢了。

u=520366376,690059056&fm=26&fmt=auto&gp=0 (1)

假象:喝酒下肚身体暖洋洋

影视剧里,天气寒冷时,酒在人群里传递着,一人抿一口,镜头展示着他们的身体一下子暖洋洋了,提神又轻松。

事实上,在我国北方的冬天,人们确实喜欢以喝酒御寒,酒一下肚,燥热感升腾,全身感觉轻快起来。很多人说,酒越喝,气氛越热闹,人也越热乎,喝着喝着甚至需要脱了厚衣服接着喝。因此有一种说法流行开来——酒的热量很大,暖身驱寒不在话下。

真相:热量从内部散发到体表

喝酒能暖身,这是真的吗?在广东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胡世云看来,这不过是来自身体感觉的欺骗,现实里反面的情况更多:高纬度地区与国家,酒后冻死人经常有,酒后尤其是喝多以后容易得感冒或者使感冒加重等。

首先,喝酒后人体感觉到热乎,并不是酒本身热量大,酒的主要成分就是酒精(乙醇)和水,酒精热量非常有限,水就更不用说了。其次,喝酒让人觉得热,其实是热量被酒从内部“拱到”体表,体表感觉暖而体内在变冷,其实热能总量不变,只是一场身体感觉的欺骗。

原来,酒精的成分乙醇,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酒一下肚,血管扩张→血液循环与呼吸加快→体内(内脏、肌肉等)热量更快从血流散发到体表(皮肤)→感觉身体在发热,这才是错觉背后的真相。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麻醉作用,这也让肌肤对外界寒冷敏感度下降,也就觉得酒后没那么冷了。

支招:酒要这样喝

虽然“喝酒能暖身”是假的,不过,酒不全然是坏东西,关键要正确地喝。胡世云指出,我国酒文化有数千年历史,药用一直伴随在旁。

中医称“酒为百药之长”,因此“医”字的繁体字“醫”,下方部首正是“酉”,酉者,酒也。说明酒本身是作为一味药,是世界最古老的药品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明确记载用酒制药材以治病;酒最早用作麻醉剂,华佗用的“麻沸散”,即用酒冲服。

即使是在现代外科医学中,酒也占有重要地位,如碘酒、牙痛水、痱子水、虫咬水等。

那么,如何正确喝酒,最能发挥其药用价值?

温酒慢喝:中医认为酒温性有小毒,走心窜经,可通络、活瘀、散寒,因此需要每次温着喝,量少且慢慢喝,切忌拼酒、急喝、追求高度酒。

虚寒者加生姜糯米:高度白酒固然喝起来爽,但中医养生更推荐黄酒、米酒,尤其是冬天温着喝,加入生姜、糯米一起煮,健脾、祛湿、温补胃肠,尤其适合体质虚寒者。

酒烹羊禽才真的暖身:阳虚体寒者,可以酒入膳,补充能量。推荐秋冬季将酒与鸡、鹅、鸭、羊肉等热性肉食同烹,发挥“百药之长”的功效。比如火焰鹅,能去腥味且温通血脉;啤酒鸭,解阴湿燥热;炖羊肉里放点酒,味美又解燥。当然,酒膳里放入附子、肉桂、巴戟天、杜仲等药材,还可助阳补阳。不过,最好请医生辨明体质再定药膳方为妥。

喝酒暖身,一种全球性的信念和行为

喝酒暖身,是普遍存在于人群中的一种信念,也是处在寒冷环境下人们的一种习惯性行为。

虽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喝酒多少与环境气候有很大关系,寒冷地区的人们更能喝酒,酒量更大。但是,却很少有关于这方面的坚实的科学研究证据。

最近,美国匹斯堡大学通过对全球190多个国家人均饮酒量与气候温度和平均日照时间之间关系的分析,为“喝酒暖身”现象提供了实锤证据。

研究结果显示,在排除像宗教(中东地区穆斯林人口饮酒量最少)等影响因素外,全球范围内,平均气候温度和平均日照时间,与一个国家人均饮酒数量、人口中喝酒者的比例数,以及偶尔重度饮酒模式的比例都呈反比关系。

就是说,越是寒冷和日照时间短地区的人们,更习惯于喝酒来暖身。

体现在世界地图上就是如下图所示的状况:

上面的图所示为人均酒精摄入量,左下图为平均温度,右下图为平均日照小时数。

图中可以清楚地显示环境温度、日照时间与和酒之间的关系。

我们如何来感知冷暖?

要了解喝酒为什么能暖身,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感知冷与暖的。

现在已知,我们的全身遍布温度感受受体。

虽然还没有确定全部的温度受体,但是至少已知的是,存在很多不同的受体各自感知一定范围内的温度,受到相应刺激产生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冷热感觉;同时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行体温调节。

这些温度受体可以根据分布部位分为中枢温度受体和外周性受体。

所有这些温度受体中,以脑内和皮肤温度受体最为重要,因为它们分别感受核心体温和环境温度的变化。

按照目前的理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一个“体温调定点”,就像空调温度设定控制器来“设定”身体的核心温度,体温调节就是优先保障这个核心温度维持相对的稳定。

这个设定温度也是身体感觉冷暖的一个参照标准,身体各部位温度受体感受的信号经过处理,“经验性”地与这个温度进行比较产生冷热感觉。

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存在于皮肤表皮之下,脂肪组织之上。因此,它感受到的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环境温度,而是环境温度和衣服等遮蔽物影响下的皮肤表皮下温度。

我们知道,皮肤是身体与环境之间最主要的热量交换器,主要机制是通过皮肤血管的扩张和收缩来调节。

当需要散热时,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加大,将更多的热量从身体深部带到皮肤便于散失;当需要保存热量时,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从而减少散热量。

因此,皮肤温度感受器感受到的温度,实际上受环境温度、衣服等遮蔽下的表皮温度和皮肤血流量等因素共同的影响。

喝酒为什么可以暖身?

研究显示,喝酒可以通过几种机制获得暖身的感觉。

1. 扩张血管。

1) 乙醛的皮肤血管扩张效应。

我们知道,很多人只要喝一点酒,就会全身皮肤通红并感觉热乎乎的。已知这是普遍存在于东亚人群中的现象,是由于约15~40%的亚洲人存在一种基因变异,分解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为乙酸的乙醛脱氢酶2失活,乙醛在体内集聚引发皮肤血管扩张所致,因此被称为“亚洲红”。

近年来被媒体反复炒作的服用头孢类药物后喝酒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也是部分头孢类药物对乙醛脱氢酶活性抑制,血液乙醛集聚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这都足以证明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特别是扩张皮肤血管的能力。

2) 酒精对皮肤血管的扩张。

但是,多数乙醛脱氢酶活性正常的人,乙醛分解非常迅速,乙醛扩张血管作用非常弱。

研究已知,酒后血管的扩张主要还是酒精的作用。

酒精血管扩张作用似乎仍然是脑中枢抑制的结果。因为研究发现,正常人酒后皮肤,特别是手指和脚趾血流量和皮肤温度有显著升高,温度升高幅度可达2.5~3.5℃;在截瘫患者则没有这种效应。

另一项试验中,酒精引起的血流增加和皮肤温度升高也主要体现在手指和脚趾,时间出现在酒后15到60分钟。

2. 酒精的直接热效应。

我们都知道,吃辣椒会让我们感觉热辣辣的疼,还容易出汗。

已知,辣椒的辣并不是味觉,而是刺激一种被称为辣椒素受体的多能受体产生一种热痛觉。

研究发现,辣椒素并不是辣椒素受体唯一的配体,辣椒素受体其实是一个被称为瞬时受体电位(TRP)受体家族中的一员,由于是第一个被发现而命名为TRPV1。

很多因素或物质都能激活TRPV1产生热、痛觉。

比如,42℃以上的温度,比如PH值<5.9的酸,也包括酒精。

就是说,酒精也可以直接激活体内的TRPV1,产生类似于辣椒的热痛觉——这就是酒,特别是高度数酒为什么喝着“辣”的原因。

3. 酒精可以下调下丘脑调定点温度?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酒精对脑功能的抑制是全方位的,包括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调“调定点”的温度。因而,同样的环境温度下,喝酒者会感觉不到冷或者冷的程度差。

可见,喝酒暖身是存在充足的理论依据。

试验证实,喝酒的确可以暖身

喝酒暖身不仅存在理论依据,也已经被试验验证。

比如在一项研究中,受试者处在18℃的室温下,休息30分钟后喝酒,或喝蒸馏水作为对照。之后保持坐姿继续呆在18℃下60分钟。

结果,两组受试者身体皮肤温度和核心温度的变化相似,但是喝蒸馏水的人明显感觉到寒冷,而喝酒者则全无寒冷的感觉。

严寒环境下,喝酒暖身是作死

可见,如果在轻度低温环境下,适当喝点酒(必须确保不醉酒),的确可以起到暖身的作用。

但是,如果长时间处在严寒环境,喝酒会破坏身体体温调节机制,不断不能暖身,反而将自己置于寒冷伤害的危险之中,甚至会直接导致死亡。

现代社会,每年冬天世界上都有很多人会被冻死。其中,很大部分发生在酒后,尤其是年轻人。

比如,2018年11月,媒体报道莫斯科火车头队年仅18岁的新星被发现冻死街头。

原因只有一个,醉酒。

喝酒如何破坏体温调节机制的呢?

1. 减低寒冷的感知。我们知道,喝酒会降低人的认知能力,醉酒的人往往不太能感受到寒冷。当血液酒精浓度(BACs)达到0.25~0.3%以上时,会产生麻醉效应,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更显著下降。

2. 血管扩张加速身体热丢失。如上所述,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是身体减少散热保存热量的主要机制。喝酒后,皮肤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加大散热量,严重破坏体温调节机制。

3. 醉酒倒地显著增加传导性热丢失。我们知道,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存在巨大差异。明显醉酒者会陷入嗜睡甚至失去意识。倒地后,身体散热就从主要通过空气传导散热,变成通过地面传导散热。现在广泛存在的水泥、大理石或瓷砖地面的导热性显著高于土地,更显著高于空气;如果在野外雪天,直接倒卧在雪地或冰面,传导热丢失速度更是呈N倍增加。这种情况是冬季醉酒冻死的主要情形,非常危险。

4. 脑功能抑制,抑制肌肉寒颤产热能力。我们知道,当核心体温难以维持时,身体会启动快速产热机制,就是肌肉寒颤。全身寒颤的产热效率是平常状态的500倍以上——这是严寒环境下人进行自救的最有效措施。

但是,醉酒后,脑功能的抑制也会抑制肌肉寒颤效应,破坏这种最有效救命手段。

5. 醉酒后的低血糖,减少身体功能物质。身体的产热需要依赖于能量物质,而这首当其冲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肝脏、肌肉的糖原储备。醉酒会导致低血糖,减少可消耗的能量物质,减低产热效率。

6. 矛盾性脱衣现象。坊间一直传说,冻死者往往被发现衣着单薄甚至赤身露体,衣服被脱在身旁,这种现象被称为矛盾性脱衣。这主要是由于低温伤害末期,脑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产生认知混乱,反而会产生热的感觉,而导致无意识的脱衣行为。

而醉酒,有可能提前诱发这种矛盾性脱衣现象,加剧低温伤害,甚至加快冻死的速度。

综上,轻度低温环境下,少量喝酒或会产生暖身的效果。但是,持续严寒环境下,喝酒暖身会破坏身体体温调节机制,反而会促进寒冷伤害的发生,加重低温伤害的程度,甚至致死。

因而,严寒环境下喝酒暖身是典型的作死,也是个主要机构一致在不遗余力警示的危险行为。

眼看着秋凉,之后将是入冬,元旦、春节等大小欢聚将至,也就是说,喝酒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哪怕不好酒、不善饮的人,也会被劝着喝:“来两口,喝酒暖身驱寒呢!”

慢着!可别轻易当真,“喝酒能暖身”其实只是假象,身体感受忽悠人罢了。

假象

酒一下肚,身体暖洋洋

影视剧里,天气寒冷时,酒被在人群里传递着,一人抿一口,镜头展示着他们的身体一下子暖洋洋了,提神又松快。

事实上,在我国北方的冬天,人们确实喜欢以喝酒御寒,酒一下肚,燥热感升腾,全身感觉轻快起来。很多人说,酒越喝,气氛越热闹,人也越热乎,喝着喝着甚至需要脱了厚衣服接着喝。

因此有一种说法流行开来——酒的热量很大,暖身驱寒不在话下。

真相

热量从内部散发到体表

喝酒能暖身,这是真的吗?

水越喝越寒,酒越喝越暖?

在广东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胡世云看来,这不过是来自身体感觉的欺骗与忽悠,现实里反面的情况更多:高纬度地区与国家,酒后冻死人经常有,酒后尤其是喝多以后容易得感冒或者感冒加重等。

首先,喝酒了人体感觉到热乎,并不是酒本身热量大,酒的主要成分就是酒精(乙醇)和水,酒精热量非常有限,水就更不用说了。

其次,喝酒让人觉得热,其实是热量被酒从内部“拱到”体表,体表感觉暖而体内在变冷,“移花接木”而热能总量不变,只是一场身体感觉的欺骗。

原来,这都是因为酒精的成份乙醇,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原理是这样的:

酒喝一下肚,血管扩张

↓↓↓↓

血液循环与呼吸加快

↓↓↓↓

体内(内脏、肌肉等)热量更快从血流散发到体表(皮肤)↓↓↓↓

感觉身体在发热

这才是错觉背后的真相。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麻醉作用,这也让肌肤对外界寒冷敏感度下降,也就觉得酒后没那么冷了。

危害

喝酒暖身无异于“饮鸠止渴”

喝得越多、越快,酒的度数越高,越能“感受到身体暖和”,因为血里酒精浓度越高,血气运行越快,散热更多更快。

不过,这属于“饮鸠止渴”。

胡世云指出,酒后“暖意”不过是暂时现象,“酒后寒”随之而来。因为核心体温丢失了,扩张的毛细血管无法及时收缩阻止热量继续散失,哪怕不停喝酒了,体温还在继续降,身体寒冷感加重,甚至能让人冷到发抖,全身起鸡皮疙瘩!

除了上述的“酒后寒”冻死人的情况,在临床上还经常碰到误信“少量喝酒有益”的高血压病人。他们发现喝了酒,血压就正常了,但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就“血压爆表”,因为酒精扩张血管,使得血流对管壁压力下降是暂时的,过后血管收缩更要命!

支招

“百药之长”的酒要这样喝

虽然“喝酒能暖身”是假的,不过,酒不全然是坏东西,关键要正确地喝。

胡世云指出,我国酒文化数千年历史,药用一直伴随在旁。

中医称“酒为百药之长”,因此“医”字的繁体字“醫”,下方部首正是“酉”,酉者,酒也。说明酒本身是作为一味药,是世界最古老的药品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明确记载用酒制药材以治病;酒最早用作麻醉剂,华陀用的“麻沸散”,即用酒冲服。

即使是在现代外科医学中,酒也占有重要地位,如碘酒、牙痛水、痒子水、虫咬水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喝酒,最好能发挥其药用价值?胡世云指出:

1. 温酒慢喝。

中医为酒温性有小毒,走心窜,可通络、活瘀、散寒,因此需要每次温着喝,量少且慢慢喝,切忌拼酒、急喝、追求高度酒。

2. 虚寒者加生姜糯米。

高度白酒固然喝起来爽,但中医养生更推荐黄酒、米酒,尤其是冬天温着喝,加入生姜、糯米一起煮,健脾、祛湿、温补胃肠,尤其适合体质虚寒者。

3. 酒烹羊禽才真的暖身。

阳虚体寒者,可以酒入膳,补充能量。推荐秋冬季将酒与鸡、鹅、鸭、羊肉等热性肉食同烹,发挥“百药之长”的功效。比如火焰鹅,能去腥味且温通血脉;啤酒鸭,解阴湿燥热;娘酒煮鸡,补身暖胃;炖羊肉里放点酒,味美又解燥。

当然,酒膳里放入附子、肉桂、巴戟天、杜仲等药材,还可助阳补阳。不过,最好请医生辨明体质再定药膳方为妥。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