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龙虾刺伤会感染吗

2021-06-15 16:30发布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4条回答
我是你的小鲜肉
2021-06-15 17:59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中市一名女子,不慎遭活虾刺了一下右小腿,她仅以优碘消毒伤口。第二天伤口突然出现红肿硬块且疼痛难耐,送医院治疗并对右腿进行截肢手术,但病情仍未见好转,不久后不幸去世。医院表示,该女士是海洋弧菌感染造成坏死性筋膜炎,并引起败血性休克,最终导致死亡。

海洋弧菌感染的这种病很少见,但很凶险,病情发展快,死亡率也比较高。海洋弧菌的感染途径有两种:一是食入含有海洋弧菌的食物,例如生蚝、蚌类等海产及生鱼片;二是从皮肤直接感染,如在被海鲜刺伤等情况下,海洋弧菌就会侵入体内。

不少水产品中都含有寄生虫,人们在食用这些水产品时,致病菌和寄生虫等会通过口进入人体内,当进入到胃时,胃酸会起到杀菌的作用。如果人们手上有伤口,建议不要接触海鲜等产品,因为其带有的病菌很可能会通过伤口而长期植入人体,一旦进入血液,就会造成各种感染。

对于手上等有伤口的人而言,尽量避免接触生的动物性食物,比如肉类、鱼等,否则会有一定的危险。

一些海鲜河鲜营养价值确实很高,但也存在着一些健康隐患,螃蟹、虾、贝等产品当中含有多种致病菌以及诺如病毒之类致病性很强的病毒。以螃蟹为例,其中含有的致病菌就包括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李斯特单核增生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特别是弧菌类致病菌,在河鲜海鲜中特别猖獗,夏秋季节尤其污染面大。

免疫力差的人需防范海洋弧菌感染,不同体质的人对海鲜河鲜中致病菌的反应是不同的,血尿酸高和有痛风问题、肝肾功能受损及有消化系统疾病、过敏体质的市民,对海鲜河鲜等不可大量食用,,每天吃75-100克为宜。免疫力差等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防范海洋弧菌等的感染。有下列疾病的人群在感染海洋弧菌后易造成严重感染,包括酒精性肝硬化、原有肝病(包括原因不明的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此外,酗酒者、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及患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及地中海性贫血和慢性肾衰、淋巴瘤等疾病的市民也要谨慎对待海洋弧菌感染。

对于如何预防海洋弧菌等菌类的感染,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尽量少吃生冷食物,在食用水产海鲜时,应尽量将其蒸熟煮透,而蒸煮贝壳类水产品时应至少煮沸5-7分钟。

另外,还要注意,如果皮肤有伤口,应尽量避免伤口暴露在海水中。在食用海鲜等产品时,采取煮熟的办法,可以降低感染类似细菌的几率,因为一般的活菌都是不耐热的,加热至80-90℃,即可杀死大部分活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