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8 09:45发布
为什么生活中的调味料油盐酱醋不能吃太多啊??
“盐要少吃,隔壁王阿姨说了,少吃碘盐成仙,多吃碘盐要升天。”
“醋要多吃,微信朋友圈都发了,多吃醋软化血管,不会患心梗、冠心病。”
“酱油慎吃,美容院的人说了,有伤口的时候吃不得,疤痕要变黑!”
那么,关于盐、醋和酱油的这些认识是正确的吗?有无科学依据?
一、盐
问:市面上卖的碘盐吃多了,到底会不会得甲状腺癌?
答:确实,碘如果摄入太多,跟甲状腺癌高发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现在市面上我们能买得到的合格碘盐,含碘量并不高哦,大家请放心使用!
要知道除了碘盐,生活中含碘丰富的食物还有很多,比如紫菜、海带、虾皮等等海产品。
这些食物的碘到底有好高呢?比如你今天喝碗紫菜虾皮蛋花儿汤,明天吃凉拌海带丝,那你肯定是超过了一周摄入碘盐(6克/天)里面的碘含量了。
所以,正常人饮食里摄入的碘盐里的碘含量,远远达不到致癌后果。
问:听说高温可以让碘蒸发,把碘盐在锅里炒一下不就是无碘盐了?
答:现在盐里面的碘用的是碘酸钾,它性质稳定,不容易破坏,温度要达到560℃才分解!
即便你炒它一两个小时,有一部分的碘酸钾分解了,但是距离非碘盐还差得远!
二、酱油
问:有伤口吃酱油会导致疤痕变黑?
答:大概每个女生都被各种过来人叮嘱过这件事情吧!但真相是吃酱油跟疤痕变黑一点关系都没有!
变黑主要因为黑色素沉着,黑色素的多少主要受内分泌调节,也会由于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而增加。因为酱油中的色素物质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所以饮食中食物的颜色与黑色素没有关系。
问:市面上的酱油那么多,如何选择?
答:看类型:买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由大豆或脱脂大豆发酵后加入一些配料制成;而配制酱油是酿造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混合物,色泽、香气、滋味都会差一些。
看等级:按照酱油中所含的氨基酸态氮含量,酱油分为4个等级。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越鲜。其中,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级越高,风味越佳。
但也并不是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越好。一般来说,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是0.8克/100毫升,如果要是看到大于1.2克/100毫升的,就不建议买,因为多半是加了呈鲜味物质。
看色泽:品质好的酱油颜色应呈红褐色或棕褐色,有光泽,摇起来表面会有较多的泡沫且不容易散;酱油本身澄清,没有悬浮物,没有浮沫,比较黏稠,同时有挂壁现象。
看配料表:尽量选用配料表简单、不使用或少使用食品添加剂(如增味剂、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等)的酱油。
三、醋
很多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都看到这条养生秘方——醋泡花生、醋泡姜、醋泡香蕉等等每天吃一点,可以软化血管,就不会患冠心病、心梗,甚至说有冠心病安了支架的就更应该吃,血管堵塞都可以治!
那这条秘方到底是真是假呢?
答案肯定是假的!
人体有稳定的酸碱调节平衡系统,酸性的食物,有碱性的物质来中和,正常人的酸碱度(PH值)始终维持在7.35-7.45之间,不管你喝多少醋,人体的酸碱度不会有变化,除非你病了!所以吃醋没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吃醋起不到作用也就算了,关键还有副作用!
醋的成分主要就是醋酸,即乙酸,有一定的腐蚀性,如果大量吃醋,对咽喉部和胃部有不可避免的损伤。所以有些人吃了醋,是可能会加重吞咽困难和胃溃疡的症状。
最多设置5个标签!
“盐要少吃,隔壁王阿姨说了,少吃碘盐成仙,多吃碘盐要升天。”
“醋要多吃,微信朋友圈都发了,多吃醋软化血管,不会患心梗、冠心病。”
“酱油慎吃,美容院的人说了,有伤口的时候吃不得,疤痕要变黑!”
那么,关于盐、醋和酱油的这些认识是正确的吗?有无科学依据?
一、盐
问:市面上卖的碘盐吃多了,到底会不会得甲状腺癌?
答:确实,碘如果摄入太多,跟甲状腺癌高发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现在市面上我们能买得到的合格碘盐,含碘量并不高哦,大家请放心使用!
要知道除了碘盐,生活中含碘丰富的食物还有很多,比如紫菜、海带、虾皮等等海产品。
这些食物的碘到底有好高呢?比如你今天喝碗紫菜虾皮蛋花儿汤,明天吃凉拌海带丝,那你肯定是超过了一周摄入碘盐(6克/天)里面的碘含量了。
所以,正常人饮食里摄入的碘盐里的碘含量,远远达不到致癌后果。
问:听说高温可以让碘蒸发,把碘盐在锅里炒一下不就是无碘盐了?
答:现在盐里面的碘用的是碘酸钾,它性质稳定,不容易破坏,温度要达到560℃才分解!
即便你炒它一两个小时,有一部分的碘酸钾分解了,但是距离非碘盐还差得远!
二、酱油
问:有伤口吃酱油会导致疤痕变黑?
答:大概每个女生都被各种过来人叮嘱过这件事情吧!但真相是吃酱油跟疤痕变黑一点关系都没有!
变黑主要因为黑色素沉着,黑色素的多少主要受内分泌调节,也会由于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而增加。因为酱油中的色素物质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所以饮食中食物的颜色与黑色素没有关系。
问:市面上的酱油那么多,如何选择?
答:看类型:买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由大豆或脱脂大豆发酵后加入一些配料制成;而配制酱油是酿造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混合物,色泽、香气、滋味都会差一些。
看等级:按照酱油中所含的氨基酸态氮含量,酱油分为4个等级。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越鲜。其中,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级越高,风味越佳。
但也并不是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越好。一般来说,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是0.8克/100毫升,如果要是看到大于1.2克/100毫升的,就不建议买,因为多半是加了呈鲜味物质。
看色泽:品质好的酱油颜色应呈红褐色或棕褐色,有光泽,摇起来表面会有较多的泡沫且不容易散;酱油本身澄清,没有悬浮物,没有浮沫,比较黏稠,同时有挂壁现象。
看配料表:尽量选用配料表简单、不使用或少使用食品添加剂(如增味剂、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等)的酱油。
三、醋
很多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都看到这条养生秘方——醋泡花生、醋泡姜、醋泡香蕉等等每天吃一点,可以软化血管,就不会患冠心病、心梗,甚至说有冠心病安了支架的就更应该吃,血管堵塞都可以治!
那这条秘方到底是真是假呢?
答案肯定是假的!
人体有稳定的酸碱调节平衡系统,酸性的食物,有碱性的物质来中和,正常人的酸碱度(PH值)始终维持在7.35-7.45之间,不管你喝多少醋,人体的酸碱度不会有变化,除非你病了!所以吃醋没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吃醋起不到作用也就算了,关键还有副作用!
醋的成分主要就是醋酸,即乙酸,有一定的腐蚀性,如果大量吃醋,对咽喉部和胃部有不可避免的损伤。所以有些人吃了醋,是可能会加重吞咽困难和胃溃疡的症状。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