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分享的一个案例。
一位女士,是一个大城市的高管。她能力优秀,但是同事们常常发现她鼻青脸肿地去上班。
她的第一任丈夫家暴,她选择了离婚,结果第二任丈夫又家暴,她又离了婚。
她本来已经不相信任何男人了。后来有一个被公认的好男人一直追求她。这个追求者是非常温柔的类型,平时连架都不会和别人吵,而最后他也成功暖化了女士的心,和她结了婚。
谁也没想到,结婚的第二周,她又被打了。
当咨询师探究细节才发现,两个人争吵是为了非常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当两个人开始争吵,女士对男人大吼:“你是不是想打我了?像我爸打我妈一样!”
男人觉得莫名其妙,说完全没有。
接着这个女人就像完全失控一样,对他大喊:“你就是想打我!你打呀,你为什么不打!你不打我你不是男人!”
这个女士不停向男人大吼,后来男人脑袋一片空白,终于一拳挥到了女人脸上。
武志红老师评论说:
女士潜意识中相信所有男人都不是好东西,所以当她遇到了一个好男人,她也会把他改造成坏男人,只有这样才符合她潜意识中的想象。
而她对男人的想象,其实就是她父亲的形象。她的父亲常年家暴她的母亲,而她也连续遭遇三个“家暴她”的丈夫。
她的婚姻,看似就是在重复她父母的婚姻模式。
她被困在了充满暴力的婚姻中,无力挣脱,看似是命运的轮回,实际上却是她潜意识做出的选择。
真的无法想象,人们对过去会有多么忠诚,父母的婚姻状态,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未来的择偶标准,和亲密关系。
托尔斯泰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悲哀的是,有时你的不幸却和父母的不幸一模一样。
——— 1 ———
重复,让我们不断跌倒
孩子重复了父母的婚姻模式,是因为很多时候,人们都在无意识的重复。
每个人都依赖熟悉的事物,因为熟悉会带来安全感。
意识上我们都在追求幸福,而潜意识上,我们却在追求所习惯的情绪和情感。
不管熟悉的是幸福快乐,还是愤怒悲伤,甚至是痛苦。
所以童年时期孩子在原生家庭中的很多体验,不管是好是坏,都内化在孩子心中,成为他的一部分自我,驱使他一遍遍体验熟悉的味道。
对这位总是 “受家暴”的女士来说,她在争吵的时候尝试激怒丈夫,逼他动手,也是潜意识中想要重复体验童年时期,看到父亲家暴时的恐惧和憎恨。
因为恐惧和憎恨,是她小时候最熟悉的情绪,于是无意间也重现了父母婚姻的不幸。
熟悉感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找到的另一半,和自己的父母非常类似。
而有的人因为憎恨自己的父母,而执着于找和他们完全相反的类型,就像这位女士的第三任丈夫一样,但最终,她的潜意识依然强大到,把对方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个人。
不得不说,有时候让我们跌倒的,正是我们自己。
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而命运,就是陷入了强迫性重复,而无法逃脱。
——— 3 ———
家庭是一个系统
父母的婚姻会对孩子有如此大的影响,另一个原因在于,家庭本身是一个强大的系统。
单个家庭成员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整个其他成员影响的共同结果。
而父母对于孩子婚姻观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① 孩子认同父母的角色
最近在读毕淑敏的《女心理师》,其中有一个案例讲到一位叫大芳的女士,她和丈夫结婚多年间,她会带一个又一个的女性回家,待她们如姐妹,邀请她们同在豪宅生活。
结果,她们最终都“背叛”了大芳,和她的丈夫发生了关系。
看似大芳是受害者,但是悲剧却源自于大芳的母亲。她的母亲是父亲十个老婆中最没有地位,受尽欺负的一个。临终前,母亲对大芳的遗言是:“你一定要做大……”
大芳理解母亲在说,“你一定要做大老婆。”于是她总是带一些女子回家,诱使她们和老公犯错,令他们内疚,从而让自己占领道德制高点,做一个感觉上的大老婆。
她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因为她体会到母亲的委屈和愤怒,但童年时期却无法帮她承担,于是潜意识中认同了母亲的角色,想要以此来弥补母亲没有获得的权利,让母亲获得满足,改变母亲的命运。
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台湾《泛科学》网站曾有科学家追踪过1500名未成年人,结果发现如果父母在孩子16岁以前离婚,这些孩子在30岁离婚的可能性更高。
文章解释说,除了自身对婚姻的不信任之外,他们还有可能通过离婚来和受伤的母亲感同身受。
或者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想成为父母的翻版,他们压抑自己的恨。但是恨常常伴随着愧疚,为了减轻愧疚感,他们骗自己说依然爱父母,从而认同了父母的行为。
之后他们会把相同的模式带入到新的关系中,变成和他们类似的人。
在强大的角色认同之下,孩子很可能会重复父母的人生。
② 父母是幸福和不幸福的样本
很多时候,当孩子步入婚姻遇到问题之后,他们并不是不想好好处理,但他们常常不知道应该要如何处理。
他们意识深处的方法会第一时间跳出来,这可能也是他们曾经看见父母处理问题的方法。
我有个朋友,他因为在家里总是喜欢发号施令,让老婆根本无法插嘴,好多次都把老婆气得大哭。后来才知道,发号施令,就是他父亲控制他母亲的方式。
他一直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家里有话语权,却不知这样无法获得顺从,反而只会引起对方的愤怒和蔑视。
可见,孩子非常善于模仿父母。如果父母每次都通过冷战来表达不满,孩子也很可能会认为冷战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父母每次都陷入争吵,孩子也很可能会将争吵视作处理矛盾的必然方式。
而如果父亲曾对母亲暴力,孩子也很可能诉诸暴力来解决问题。
当孩子脑海中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的模式,他又怎么会知道如何来创造和维持幸福呢。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兜兜转转,却依然停留在原地,原生家庭将我们画地为牢。
——— 3 ———
突破婚姻不幸的重围
看似想要突破重复的怪圈真的很难,因为对抗的是像磁铁一般的原生家庭。但是觉知,和改变的勇气,终会帮助你,重获人生的掌控权。
你可以尝试如下三点建议。
① 理清和原生家庭的关系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在重复父母,你要保持觉知,并尝试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通过探究熟悉的部分,探究自己内心的动力。
不管你发现的是愤怒,无奈,憎恨,都要去面对,但也要明白,你不必为父母曾遭受的背叛或伤害而觉得愧疚,你也不需要为他们的不快乐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父母依然对你的生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尝试和他们保持一定的界限,否则你每一小步的改变都可能随时会被他们拉回原地。
当你看清楚自己当下的行为模式和童年的关联,你就有机会改变自己的认知。
② 留意自己的强烈情绪反应
当你发现自己对某些事情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件事可能就是触及了你内心的伤痛。
留意自己的这些反应,也尝试自我分析,是否因为童年时期的某些事情,造成了当下的情绪。这可能就是原生家庭在你心中埋下的种子。
尝试平和对待这些情绪,也要学会它们是属于过去的情绪。学会不要把对父母的情绪转嫁到伴侣身上。
③ 重新勾勒自己对婚姻的想象
当你在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你其实是认同了父母对婚姻的理解。
所以,既然他们的婚姻充满不幸,那你就应该竭尽全力,改变自己对婚姻的想象,从而改变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
你可以通过和伴侣坦白自己受到童年的影响,并和她一起探讨,双方应该如何处理矛盾。
或者你可以通过读书,学习,找咨询师的方式,让自己懂得如何去爱和尊重对方,从而跳脱出原有的思维模式。
只要你愿意重新为自己勾勒一张人生的地图,你就有找到人生方向的可能性。
武志红曾说过,当看到一个坠入深渊的人时,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受害者,相反,她可能正享受这个深渊,甚至,这是他自己制造的深渊。
原生家庭有时就是一个深渊,让孩子在无意识中重复着父母婚姻的不幸。
但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写自己的命运,只要你的潜意识被呈现,只要你学会为自己勾勒新的婚姻图景,只要你有改变的勇气。
作者:鱼花花。文章来源于曾奇峰心理工作室(zqfxlgzs),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