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倍健褪黑素片小孩能吃吗?

2021-01-13 12:08发布

付费偷看设置
发送
2条回答
何处是天涯
1楼 · 2021-01-13 12:25.采纳回答

不建议少年儿童服用。本品适合40岁以上睡眠状况不佳者服用。

具体请到产品页查看:

汤臣倍健褪黑素片60片:

惜你
2楼-- · 2021-04-01 17:16

睡眠是人类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睡眠不好虽然不是严重的症状,但是长时间睡眠不好,我们的心理和身体都会饱受煎熬。那么睡眠不好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u=23017859,1391839153&fm=26&gp=0

睡眠不好的危害

1.免疫力降低,引发多种疾病

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会导致我们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几率。特别是老年人本身的抵抗力就比较低,长期睡眠不好容易引发疾病。

2.神经功能紊乱,注意力难以集中

长期的睡眠不好容易导致身体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日常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从而容易引起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

3.肥胖

肥胖可以说是很多朋友的敌人,而睡眠不好的人大多有吃夜宵的习惯,殊不知晚上吃宵夜极其容易造成胃肠功能不足,不消化,极容易让脂肪堆积在腹部,引起肥胖,还容易导致便秘、口臭的发生。

那么睡眠不好的时候,我们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吗?

1.规律的睡眠

很多人的睡眠问题在于,他们的睡觉时间表根本就不是一份时间表,而是“随心所欲”的。长时间作息时间不规律,就很容易导致睡眠不好。因此保证规律的睡眠是第一要性。

2.避免午后的刺激物

咖啡因的半衰期很长,也就是可以要6个小时以上才能够从身体中清除,所以不要在下午半天喝苏打水、咖啡或者茶。

3.保持每天至少20至30分钟的运动

运动是一种神奇的“补药”,它能够预防多种疾病,而且对睡眠也有益处。研究表明,在早上或者下午运动可以增强夜间的睡眠质量。但是不要在睡觉之前进行剧烈的运动,因为这会升高体温并激活肌肉,使短时间内更加难以入睡。

除了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选择补充褪黑素来应对睡眠不好的苦恼。褪黑素是大脑内松果体在睡眠时分泌的一种物质,它可以缩短睡前觉醒时间和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睡眠中觉醒次数明显减少,浅睡阶段短,深睡阶段延长。有较强的调整时差功能。

汤臣倍健褪黑素片,从天然燕麦内提取褪黑素(松果体素),并科学配比维生素B6,与人工合成松果体素相比,更加安全可靠每100g汤臣倍健褪黑素片含有0.7g褪黑素,相当于每片中含有2.8㎎褪黑素,可长期服用。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近日,朋友发来询问,褪黑素对家里老人失眠是不是有效?这个是不是药品?搜索网购平台发现该类产品还挺多,该如何选择?由于平时对褪黑素产品关注不多,便展开检索解惑。

什么是褪黑素

褪黑素是由大脑中一个叫松果体的组织分泌产生的一种激素。除松果体外,人体其他部位也可以分泌褪黑素,如胃肠、视网膜和骨髓,只不过合成的量很少。

褪黑素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夜间黑暗环境下分泌量是白天的5-10倍,23点以

后分泌增加,凌晨两三点为褪黑素的分泌高峰期。

褪黑素分泌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有报道显示,35岁以后,人体分泌的褪黑素的数量每年以10% - 15%的速度下降。

褪黑素适应症

市场上含有褪黑素的产品大都是化学合成的。在我国,褪黑素被允许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使用,其保健功能限定为改善睡眠,作为保健食品每日推荐用量在1- 3 毫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允许它作为膳食补充剂(也就是保健食品)使用,市场上销售的剂量从0.5mg-10mg不等,美国医生建议是每日不超过3-5mg。

目前上市的品种如善存褪黑素维生素B6软胶囊,汤臣倍健褪黑素片,美国Vitafusion褪黑素睡眠糖等。

从检索的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外批准的褪黑素适应症都是调节昼夜节律,比如倒夜班、倒时差人群的睡眠调节。

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松果体逐渐萎缩,自身分泌的褪黑素减少,容易发生睡眠障碍,补充一些外源性的褪黑素可以改善睡眠情况。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建议每日不超过3mg,国内产品含量多在此范围,海淘产品含量多样化需仔细分辨。另外,褪黑素是人体本来就有的激素,体内代谢的机制完善,毒性很小,短期服用是安全的,但是长时间大量服用不能排除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风险,尽量避免长期服用褪黑素。

褪黑素使用注意事项

1、如果对褪黑素过敏,请勿使用。

2、不建议儿童和孕产妇使用褪黑素。

3、如果有下列疾病,可能无法使用褪黑素,例如:糖尿病;血液凝固障碍如血友病;高血压或低血压;癫痫症;如果您正在使用任何药物来预防器官移植排斥自身免疫疾病;使用其他镇静剂。

4、吃完褪黑素之后不能从事开车,机械作业等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5、长期大剂量服用后的危害目前尚不得而知,不建议长期使用。

写在最后

睡眠调节可通过规律的作息、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减压、睡前减少看电子产品时间、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等方式促进。如果这些方法都不奏效时,可寻求医生的帮助,明确诊断对症用药。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