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年近60,眼见腰间的赘肉和曾经凸起的胸肌都有些松弛下垂;精力已大不如前,而且不再像过去那么热衷于性了;有时还会情绪低落、沮丧,或是比以前更加暴躁易怒了。这些现象都是年龄增长造成的吗?还是营养过剩,缺乏锻炼的生活方式所注定要付出的代价?抑或是他已经进入了所谓的“男性更年期”?
男性也有更年期吗?
更年期是人进入中年后的一种正常生理变化。并非女人的专利。男性更年期是由中年步入老年的过渡时期,一般开始于40~45岁,持续到60~65岁(甚至更长),几乎所有的男性都会被影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据统计,接近40%的40~70岁男性会出现更年期症状。但大部分男性没有明显的更年期症状。也就是说,男性都有更年期,但不一定都有更年期综合征。
男性更年期与女性更年期有什么不同?
雄性激素部分缺乏是男性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原因。男性体内95%的雄性激素是由性腺器官——睾丸分泌的(主要作用的成分为睾酮),其余的5%则由人体内另一器官——肾上腺分泌。男性的生殖功能不像女性那样有一个明确的终止界限,女性由于卵巢功能的退化导致雌性激素的“跳水式”下降而出现明显的更年期症状,但是男性雄性激素的下降好比“走下坡路”。因此,男性更年期的临床表现不如女性更年期所经历的那样明显,往往比较微妙,是一种缓慢渐进性过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30岁以后,男性身体内的雄性激素开始逐步下降,平均每年下降1%-2%,该研究测试了从25N70岁的各年龄阶段男性,发现70岁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仅为25岁男性激素水平的10%。男性在40-90岁期间,体内的睾酮水平每年平均下降1%-2%,总下降幅度可高达30%-50%。
男性更年期的出现年龄相对于女性来说要迟一些。延续时间要长一些。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与女性不同的是,女性一般发生在55岁以前。而男性则往往从40岁左右开始发生,60岁以后呈现高发态势。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生理现象还是一种疾病症状?
男性中老年在其生命的旅途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特定的生命阶段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属于一种身心健康问题,并严重地影响了部分中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尽管在学术界对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分歧,但无论最终是否将其确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仅属于年龄老化相关的生理过程。关注中老年男性更年期,有效地预防、减缓或减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出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最终的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
男性更年期有什么主要表现?
男性更年期是男性由中年过渡到老年的一个生理阶段,它一般没有明显标志,根据个体差异,反应有轻有重。每个男性的更年期症状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4大类症状。
1 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如疲惫、工作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莫名其妙地烦躁、爱发无名火。尤其是平时脾气特好的男性,这时可能出现空前的暴躁等。
2 性功能减退。
3 生理机能症状,如经常性头晕、不想吃东西、失眠、便秘、骨骼关节疼痛等。
4 血管舒缩症状,如多汗、潮热、心悸等。
男性进入更年期后如何预防更年期抑郁症?
男子进入更年期后,有明显症状的,应该提前诊治。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如果更年期综合征所表现出的情绪障碍控制不好,很容易使这种障碍恶化,上升为更年期抑郁症。建议进入更年期的男性,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学会制怒。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男性本来就容易发怒,再加上更年期内分泌紊乱,就更容易动怒。意识到自己进入了更年期,要刻意把什么事都看开,不要斤斤计较,努力向乐观、开朗方面调节,处世待人的时候心胸开阔点,要拿得起、放得下。
2 多玩多动多调节。避免把自己在屋里想心事,要强迫自己寻找排解的方式,多做一些户外活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调节植物神经,达到自身心情愉悦的目的。
3 变换角度想问题。学会自我解脱,或者和家人、知心朋友倾诉。这对改善更年期不良情绪大有好处。
另外,家人的关怀和理解也非常重要。做儿女的。不妨用儿女特有的青春气息感染父亲,帮助他缓解心中的抑郁情绪。遇到父亲唠叨,千万别顶嘴,否则他会觉得“连自己的孩子都管教不了”,心里的挫败感会更强烈。妻子一旦察觉丈夫进入了更年期,或发现对方突然脾气越来越大,需要向专业医生咨询,千万不要无端地指责。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如何进行食疗?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轻者不需治疗。严重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激素等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辅以食物调节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症状较轻者,单纯利用食物调节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中医认为,更年期是因为人体肾气衰所致,合理的饮食安排不但可缓解更年期症状,更有利于更年期的轻松度过。下面介绍男子更年期的饮食调节要点。
1 男性更年期体重增加是因为体内新陈代谢功能紊乱所致,因此食物中应多摄取富含蛋白质、钙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减少含糖量高的食物。主要以新鲜蔬菜为主,鸡、鱼、兔肉等为辅,牛奶和豆类不光含有更年期所需之钙质、蛋白质,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可常食。
2 饮食结构应以低盐、清淡、荤素搭配适度为原则。
3 晚餐不要过饱,一日三餐的比例可按早、中、晚餐各占热量的35%、35%、30%分配。切忌暴饮暴食。
4 忌辛、燥、辣等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