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起源于人类灵长动物的性本能,原始人类虽然没有婚姻的制度,但性的本能催生了氏族社会的集体群婚制,即一个氏族的男性或女性集体嫁到另一个氏族,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农耕社会,才有了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固定夫妻关系。
人类出现了部落或国家等社会组织之后,给婚姻制度赋予了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关系,财产保护、政治联姻、劳动分工都在婚姻制度中得以体现。所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婚姻不是天然存在的,永恒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经历最初的杂乱两性关系,经过原始禁忌、习惯、道德和法律加以确认和调整之后,产生了对人们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婚姻家庭的法律制度。
婚姻的演变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血缘团体制,就是前婚姻时代,同一原始群体内的男女,在两性关系方面是杂乱的,没有任何限制。二是群婚制,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一种形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两性关系受到一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限制,引发了母系氏族的产生,使人类婚姻由族内婚姻向族外婚姻发展。三是对偶婚制,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晚期,是指一男一女相对稳定的配偶生活的婚姻形式,一个男子在许多女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男子中有个主夫。四是一夫一妻制,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其突出的特点是,以男子为中心组成的婚姻家庭。那种把一夫一妻制看做私有制的产物,是片面和错误的。
婚姻是人性的使然,不管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都必然会出现。如果认为私有制才产生一夫一妻的婚姻,那么是不是现代公有制又要产生群婚制了?不能用唯一的财产所有制设计婚姻制度,婚姻的主体是人不是物。婚姻形式蕴含着人性的多元特征。婚姻是自然法则,是人类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法则,婚姻从形式上看是双方生理、心理、财富的结合;从本质上看则是双方一种特定的社会盟约。一旦盟约签订,就赋予了婚姻中双方要遵守的自然法则。婚姻的动机不只是在于满足性的需求,而是在于更为复杂的动机,包括生儿育女、相互关怀、丰富情感、财富与精神需求等。
婚姻的本质,在于确立男女之间的共生关系,即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契约关系。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属性关系。一是两性关系。彼此享受性爱的快乐,获得身心的愉悦;二是情感关系。相亲相爱,相互依靠;三是财产关系。共创和共享家庭财产;四是血缘关系。生儿育女,传承生命;五是劳动关系。共同承担家庭事务,分享家庭劳动成果;六是文化关系。建构家庭文化,培育家德家风。男女双方共生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包括精神上的情感契约、家庭的伦理契约和社会的法律契约。彼此履行承诺,践行规则,和谐关系,才能维持婚姻的稳定。夫妻的和谐共生关系是差异性和多元性的一体共生,是构建家庭共同生命体的基石。上述六个关系的完整构建才会产生幸福的婚姻,这是一种理想的美好婚姻状态。
上述六个关系中只要一个关系不和谐,就会导致其他关系的冲突,就会产生婚姻的潜在危机。我们所描述的理想的婚姻状态,在现实婚姻中很难找到,因为两个人各自的遗传基因、文化背景、性格差异、价值取向等在婚后具体的、真实的,甚至是鸡毛蒜皮的生活中会暴露无遗,导致矛盾冲突,甚至关系破坏,而走向婚姻的尽头。特别是人性中的无限欲望、求异性、好奇心等都会对现实婚姻带来挑战和侵害。婚姻有失误也有失败。婚姻有完整,但没有完美。现实中,不要把离婚看做婚姻的失败,也不要把“白头偕老”看做婚姻的美满。初婚会给双方留下终身的刻骨铭心的情感记忆,婚姻是双方生命活动过程的组成部分,一生都不会磨灭。生儿育女后的婚姻关系无论存在和不存在,但都已经存在了血缘关系,都应该为基因的传承和儿女的培育肩负应尽的法律责任。
婚姻危机是夫妻之间共生关系冲突而导致相互伤害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危机主要表现为八个方面。一是移情危机,就是夫妻之间移情别恋的危机。情感转移对婚姻的杀伤力最强,它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如审美疲劳、求异心理、家庭经济、职业环境原因,性生活不和谐都会导致移情别恋,生理和心理出轨。二是信任危机,就是相互猜忌,相互怀疑,又不愿意相互表白。三是财务危机,就是家庭经济发生变化,不管是穷愁潦倒,还是腰缠万贯,都会给婚姻带来影响。四是育子危机,就是在生儿育女的过程中,发生夫妻之间的冲突矛盾,不能共同默契地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五是性格危机,在夫妻生活中,各自的性格暴露无遗,兴趣各异,变化无常,性格差异不断扩大。六是家务危机,往往因为家务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争吵,彼此不相让。七是代际危机,就是三代人在一起生活,各自的习惯、观念、方式发生冲突,长辈对下一代的生活干预过多,下一代对长辈又不理解,使代际关系紧张而影响婚姻关系。八是价值危机,夫妻之间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差异大,对生活和职业的追求各异,夫妻关系政治化和功利化。造成婚姻危机因素各有不同,但转危为安的方式大致相同。比如,自我反省、真诚沟通、宽容互谅、幽默情趣、少讲理、多讲爱、培养共同价值取向、各自承担责任、不要用婚外恋冲淡婚姻危机等。
婚姻守护是夫妻之间保持和发展家庭共生关系的理性生活过程。情侣是浪漫的,夫妻是理性的。婚姻或许不浪漫,不光鲜,但很真实。婚姻并不必然走向崩溃,但爱情却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淡薄甚至消灭。天长地久的爱情只存在于传说故事中。情侣时的幻想,一旦变为夫妻的生活就面临着“真实”、“具体”而“简单”的生活磨砺和挑战。年轻是情侣,中年是伴侣,老年则互为“保姆”。婚姻的守护不是外表的精心化妆,而是道德、精神、契约的不断注入,它植根于婚姻的价值、信念和责任,它持续有力的激活夫妻恩爱的情感。婚姻来自人性的使然,更来自于个人缘分的偶然。不管两个人的婚姻生活持续多久,但都是两个人的生命故事,是两个人的情感故事,有故事的婚姻都是有意义的。婚姻的守护要经得住平淡的流年,经得起生活的对眼。婚姻的守护不是原地踏步和独自防守,而是不断前行和共同呵护。婚姻的坚守一靠真实的情感,二靠自觉的义务,三靠生活的能力,四靠爱的意志力,五靠契约精神。夫妻的情感是朴素的、真实的、真诚的和相互滋养的,任何不真实的情感都会导致相互的伤害。夫妻彼此自觉履行义务,共同承担责任,包括生活的责任,生儿育女的责任,爱老敬孝的责任等。夫妻要不断生长共同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和智慧,殷实物质,丰富精神,经营好家庭生活。在生活过程中,培养爱的信念,增强爱的抗挫能力和爱的意志力,将爱进行到底。婚姻从根本上来讲只是一种仪式,如果想让这种仪式不流于形式化、过程化和表面化,就必然需要建立两个人的某种契约,就必须坚守婚姻契约精神,树立契约敬畏心,彼此用契约来守护婚姻。
未来婚姻的关系与发展趋势。我们从客观与现实的大数据上分析会发现,现代婚姻制度与人性善恶之间有内在的关联与冲突,会带来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的改变。人类的情感具有流动性,喜新厌旧、审美疲劳等,会导致人的情感转移。所谓婚姻的七年之痒,十年之痛就体现出情感的流动性。人类的寿命从几百万年前的三、四十岁延长到现在的八、九十岁,原来厮守一生只是十多年,现在则要六、七十年了。传统婚姻主要是为了生儿育女,现在丁克的越来越多了,不愿意去传承自己的基因了。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了,都有自己的职业和收入,女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了,彼此的依靠性减弱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养老问题有制度性保障,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逐步递减。离婚的成本太高,除了物质上的成本高,精神上的成本也相当高,财产失去一半,精神备受折磨。现代人的性目的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社会的性目的是为了生儿育女,现代社会的性目的往往是为了快乐和愉悦。由于上述的变化和因素,未来家庭的婚姻关系会发生矛盾与冲突乃至解约的变化,但人类婚姻不会消亡,只会出现多元化的变化趋势。一是一对一的配偶婚姻不会消失,将来也会存在,但不是人们共同认为的唯一的一种婚姻方式。二是开放式的婚姻自然发展,两人还是一对,性和爱会分开,肉体上的相互约束力会衰减,原生婚姻关系保持不变,不与原配离婚,但彼此能容纳第三者。三是合同制婚姻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像商业合同那样,两个人的婚姻订一个时限合同,一年两年或三年四年等。合同制婚姻在法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四是同居式,不选择结婚,但选择一对一的同居。这在西方国家有普遍性,在中国也是事实存在。五是男女独身,就是单身生活,不愿意受他人的生活影响,不希望自己去承担没有必要的家庭和社会责任,自由自在的生活。六是有婚姻关系,但由于多种原因,双方皆不愿生养子女的“丁克”家庭。七是出现“同性恋”的婚姻关系,有的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认可。八是婚姻的超越。婚姻超越民族,超越国家,超越宗教,超越意识形态。跨国婚姻、跨族婚姻、跨越宗教信仰的婚姻、跨越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婚姻等,已成为现代社会婚姻关系的新常态。人类婚姻不会消亡,但它会以多元化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的设计安排要观照现代婚姻的新特征、新变化和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