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2 16:45发布
发现自己湿气有点重,听说吃芡实可以去湿,不知道方法
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味甘、涩,性平,无毒,归脾、肾经。具有补脾祛湿、益肾固精、聪耳明目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湿痹、腰脊膝痛、泄泻腹痛、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等病症的辅助。
芡实怎么吃祛湿最好
1、芡实白扁豆粥--健脾养胃,祛湿止泻
炒芡实30克,炒扁豆20克,红枣10枚,糯米100克,共加水煮成粥。可以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对脾虚泄泻,带下,暑湿吐泻等症状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2、芡实薏米粥--祛湿止泻等
芡实15克,薏米100克,冰糖适量,共加水煮成粥。薏米有祛湿除痹、健脾止泻、利水渗湿、清热排脓的功效,它搭配芡实一起食用,祛湿作用更加明显,吃了它,湿气离你越来越远。可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脚气等症。
3、芡实核桃糊--辅助遗精、早泄
芡实粉30克,核桃肉(打碎)15克,红枣(去核)7枚,白糖适量。做法如下:先将芡实粉倒进凉水中搅成糊,然后加入滚开水进行搅拌,再加入核桃肉与红枣肉,煮烂成糊状,最后加白糖搅拌均匀即可。不拘时服用,连食数周,可治肾气不固、遗精、早泄及腰腿酸软等症(注意:若尿道疼痛,小便时有淋漓不尽感者,为湿热下注膀胱,勿服)。
芡实、茯苓都有祛湿效果,可多带带煮粥食用,也可以一同煮粥食用。将芡实、茯苓炒熟后食用,祛湿效果会更好。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体内湿气重时,食用芡实、茯苓能起到一定的祛湿效果。
如体内湿气较轻,可多带带应用芡实或茯苓煮水、煮粥食用,如芡实粥、茯苓粥等,坚持食用就能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如体内湿气较重,建议将芡实、茯苓、薏米、红枣等食材搭配,制作芡实茯苓粥,或加入白术、山药等祛湿的中药后加水煎煮服用,祛湿效果会更好。
芡实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不容易消化,炒熟后可加快营养物质软化速度,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将芡实、茯苓炒熟后食用,可提高祛湿的效果,还可缓解肠胃负担。
芡实,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也是一种中药,性味甘涩平和,跟莲子比较近似,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芡实的干燥种仁是圆球形状,一端呈白色,有圆形凹陷,另一端为棕红色,表面平滑,有花纹,质硬而脆,是一种非常好的祛湿天然中药。
芡实的功效和作用
1、芡实有着祛湿止带的功效很多人平常缺乏运动,脾中的水湿不能自己运转,就会出现脾肾阳虚等症状,做什么事都没精神,没有食欲,有时还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这时可以吃些适量的芡实,因为芡实中的营养物质可以起到祛湿止带的作用,让脾恢复健康状态,达到祛湿止带的功效。
2、可以补肾固精芡实为滋养强壮性食物,作用与莲子比较像,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对于治疗遗精,梦遗滑精有很好的作用。
3、补脾止泻芡实可以治疗慢性泄泻、小便频数和妇女带多腰酸等症状。
4、防癌抗癌芡实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因为血清胡萝卜素水平可降低肺癌、胃癌的发病机率。
5、防止衰老芡实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为人体提供热能,其中含有碳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这些物质可以保证体内营养所需成分。芡实制剂“八仙糕”就有着明显延长寿命的作用。
芡实注意事项
1、禁忌人群大小便不利者、尿赤者、便秘、婴儿及妇女产后者不宜食用。
2、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芡实,而湿气重、遗精早泻者、白带多、小便频、慢性腹泻、慢性肠炎者、体虚尿多的儿童、肾亏腰脊背酸的妇女尤其适用。
芡实为中医常用的一种药材,适量摄入具有一定程度的祛湿作用,目前食疗、入药是较为常见的食用方式,均可达到祛湿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芡实的食疗包括煮粥、熬汤,而入药则可以搭配黄柏一同使用。
一、食疗:
1、煮粥:芡实、薏米、山药三者均具有益肾健脾、除湿止泻、固肾涩精的作用,故在合用时补气祛湿的功效更为明显。做法是将芡实、薏米、山药洗净后,放入锅中用慢火炖煮至烂熟,此外也可适量增加桂圆肉,以增加味道的甜美;
2、熬汤:小火慢炒芡实与莲子后,将二者搭配熬汤,既可起到促进肠胃消化,又具有增强健脾、化湿之功效。若是脾肾气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通过食用芡实莲子汤,也可达成一定程度的补益脾肾的效果。
二、入药:
由于黄柏可清热燥湿,与芡实搭配可以清热祛湿。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主要选用芡实、黄柏,以及适量的茯苓、山栀子、甘草、车前子、川木通等,熬制成清热利湿的药汤后服用。
芡实制作方法
1、干芡实泡水再煮干芡实比较坚硬,它的最好做法就是先把它弄软,否则不仅难煮熟还难消化,对肠胃不好。所以大家在熬粥煮汤之前,不妨先在水里浸个一小时或半小时。
2、把芡实打碎甚至可以直接打成粉末芡实最好是在煮前把打碎,因为越细碎的食物越易于吸收。当然也可以直接打成粉末,用来熬粥或者冲服煮汤什么的都可以。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付费偷看金额在0.1-10元之间
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味甘、涩,性平,无毒,归脾、肾经。具有补脾祛湿、益肾固精、聪耳明目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湿痹、腰脊膝痛、泄泻腹痛、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等病症的辅助。
芡实怎么吃祛湿最好
1、芡实白扁豆粥--健脾养胃,祛湿止泻
炒芡实30克,炒扁豆20克,红枣10枚,糯米100克,共加水煮成粥。可以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对脾虚泄泻,带下,暑湿吐泻等症状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2、芡实薏米粥--祛湿止泻等
芡实15克,薏米100克,冰糖适量,共加水煮成粥。薏米有祛湿除痹、健脾止泻、利水渗湿、清热排脓的功效,它搭配芡实一起食用,祛湿作用更加明显,吃了它,湿气离你越来越远。可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脚气等症。
3、芡实核桃糊--辅助遗精、早泄
芡实粉30克,核桃肉(打碎)15克,红枣(去核)7枚,白糖适量。做法如下:先将芡实粉倒进凉水中搅成糊,然后加入滚开水进行搅拌,再加入核桃肉与红枣肉,煮烂成糊状,最后加白糖搅拌均匀即可。不拘时服用,连食数周,可治肾气不固、遗精、早泄及腰腿酸软等症(注意:若尿道疼痛,小便时有淋漓不尽感者,为湿热下注膀胱,勿服)。
芡实、茯苓都有祛湿效果,可多带带煮粥食用,也可以一同煮粥食用。将芡实、茯苓炒熟后食用,祛湿效果会更好。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体内湿气重时,食用芡实、茯苓能起到一定的祛湿效果。
如体内湿气较轻,可多带带应用芡实或茯苓煮水、煮粥食用,如芡实粥、茯苓粥等,坚持食用就能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如体内湿气较重,建议将芡实、茯苓、薏米、红枣等食材搭配,制作芡实茯苓粥,或加入白术、山药等祛湿的中药后加水煎煮服用,祛湿效果会更好。
芡实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不容易消化,炒熟后可加快营养物质软化速度,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将芡实、茯苓炒熟后食用,可提高祛湿的效果,还可缓解肠胃负担。
芡实,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也是一种中药,性味甘涩平和,跟莲子比较近似,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芡实的干燥种仁是圆球形状,一端呈白色,有圆形凹陷,另一端为棕红色,表面平滑,有花纹,质硬而脆,是一种非常好的祛湿天然中药。
芡实的功效和作用
1、芡实有着祛湿止带的功效很多人平常缺乏运动,脾中的水湿不能自己运转,就会出现脾肾阳虚等症状,做什么事都没精神,没有食欲,有时还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这时可以吃些适量的芡实,因为芡实中的营养物质可以起到祛湿止带的作用,让脾恢复健康状态,达到祛湿止带的功效。
2、可以补肾固精芡实为滋养强壮性食物,作用与莲子比较像,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对于治疗遗精,梦遗滑精有很好的作用。
3、补脾止泻芡实可以治疗慢性泄泻、小便频数和妇女带多腰酸等症状。
4、防癌抗癌芡实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因为血清胡萝卜素水平可降低肺癌、胃癌的发病机率。
5、防止衰老芡实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为人体提供热能,其中含有碳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这些物质可以保证体内营养所需成分。芡实制剂“八仙糕”就有着明显延长寿命的作用。
芡实注意事项
1、禁忌人群大小便不利者、尿赤者、便秘、婴儿及妇女产后者不宜食用。
2、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芡实,而湿气重、遗精早泻者、白带多、小便频、慢性腹泻、慢性肠炎者、体虚尿多的儿童、肾亏腰脊背酸的妇女尤其适用。
芡实为中医常用的一种药材,适量摄入具有一定程度的祛湿作用,目前食疗、入药是较为常见的食用方式,均可达到祛湿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芡实的食疗包括煮粥、熬汤,而入药则可以搭配黄柏一同使用。
一、食疗:
1、煮粥:芡实、薏米、山药三者均具有益肾健脾、除湿止泻、固肾涩精的作用,故在合用时补气祛湿的功效更为明显。做法是将芡实、薏米、山药洗净后,放入锅中用慢火炖煮至烂熟,此外也可适量增加桂圆肉,以增加味道的甜美;
2、熬汤:小火慢炒芡实与莲子后,将二者搭配熬汤,既可起到促进肠胃消化,又具有增强健脾、化湿之功效。若是脾肾气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通过食用芡实莲子汤,也可达成一定程度的补益脾肾的效果。
二、入药:
由于黄柏可清热燥湿,与芡实搭配可以清热祛湿。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主要选用芡实、黄柏,以及适量的茯苓、山栀子、甘草、车前子、川木通等,熬制成清热利湿的药汤后服用。
芡实制作方法
1、干芡实泡水再煮干芡实比较坚硬,它的最好做法就是先把它弄软,否则不仅难煮熟还难消化,对肠胃不好。所以大家在熬粥煮汤之前,不妨先在水里浸个一小时或半小时。
2、把芡实打碎甚至可以直接打成粉末芡实最好是在煮前把打碎,因为越细碎的食物越易于吸收。当然也可以直接打成粉末,用来熬粥或者冲服煮汤什么的都可以。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