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4 17:00发布
常吃生姜到底有什么样的效果
关于姜、草、枣的相互配伍如果有机会我们再详细解释,既然这个问题是关于生姜的功效的,今天的回答就简单解释下生姜在张仲景眼里都有那些功效。
因为《伤寒杂病论》在后世的失传,后人后来将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如果细数张仲景在两书中姜的用法用量(上面说了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所以我这个回答重点会放在姜的量的使用上功效有什么不同)分析的话,会发现除了在甘草干姜汤和生姜半夏汤分别使用炮姜和生姜汁外,其余的方剂中都是采用生姜或干姜--两书中生姜的使用方剂有68个,干姜的使用方剂有52个。生姜(张仲景时期的生姜应为生姜的干燥品)在上述68个汤剂中的用量为一两(当时的一两为14g左右,下同)到16两(220g左右),常用剂量为3两(40g左右)平均用量在50g左右,而68个方剂中80%的方剂用量在一两道三两之间。干姜在汤剂中的适用范围为3.5g到40g之间(约),常用量为40g左右,平均用量在32g左右,80%的干姜用量在40g左右。
从上述方剂使用生姜的功效中,关联度最高的功能或症状是颈项强、头痛、表发热;与干姜关联度较高的症状是下利、厥里寒、下血出血等。
值得注意的是,张仲景对姜的使用,大大影响了其后各代医家对姜的认知--
生姜在隋唐时期用量范围比张仲景的东汉时期要大的很多;在宋代,姜的用量相较于汉唐则大幅下滑;金元时期生姜各剂量又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明白,生姜的用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清代略有上升,但整体上生姜的常用量还是不到汉唐时期的一成。而对于生姜的使用到了现代和当代的中医,用量依然处于普遍较低的水平。
最多设置5个标签!
关于姜、草、枣的相互配伍如果有机会我们再详细解释,既然这个问题是关于生姜的功效的,今天的回答就简单解释下生姜在张仲景眼里都有那些功效。
因为《伤寒杂病论》在后世的失传,后人后来将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如果细数张仲景在两书中姜的用法用量(上面说了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所以我这个回答重点会放在姜的量的使用上功效有什么不同)分析的话,会发现除了在甘草干姜汤和生姜半夏汤分别使用炮姜和生姜汁外,其余的方剂中都是采用生姜或干姜--两书中生姜的使用方剂有68个,干姜的使用方剂有52个。生姜(张仲景时期的生姜应为生姜的干燥品)在上述68个汤剂中的用量为一两(当时的一两为14g左右,下同)到16两(220g左右),常用剂量为3两(40g左右)平均用量在50g左右,而68个方剂中80%的方剂用量在一两道三两之间。干姜在汤剂中的适用范围为3.5g到40g之间(约),常用量为40g左右,平均用量在32g左右,80%的干姜用量在40g左右。
从上述方剂使用生姜的功效中,关联度最高的功能或症状是颈项强、头痛、表发热;与干姜关联度较高的症状是下利、厥里寒、下血出血等。
值得注意的是,张仲景对姜的使用,大大影响了其后各代医家对姜的认知--
生姜在隋唐时期用量范围比张仲景的东汉时期要大的很多;在宋代,姜的用量相较于汉唐则大幅下滑;金元时期生姜各剂量又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明白,生姜的用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清代略有上升,但整体上生姜的常用量还是不到汉唐时期的一成。而对于生姜的使用到了现代和当代的中医,用量依然处于普遍较低的水平。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