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吃什么食物调理好?

2021-01-13 11:12发布

2条回答
丽萨
2021-03-17 14:27

关于骨质疏松,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这样的问题:医生,骨质疏松药物种类太多,琳琅满目,我不知道怎么选择?医生,我吃了那么长时间的药物,我的骨密度怎么还降低了呢?第三种就是,医生,我经济不是问题,能不能给我多用一点药物,骨密度改善是不是快一点?

QQ截图20210317142759

什么是骨质疏松?

首先,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骨质疏松。

年龄大了,骨头的质量和强度就随着年龄增大而变得老化,老化的结果就是骨头的密度降低,随之而来就是骨强度的降低,容易导致骨折,也就是疏松性骨折。下面这张图给我们展示了正常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结构的对比。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年轻的时候,我们的骨头有正常的骨密度,带来强壮的骨支撑力,它的力度可以撑起一头大象;而疏松的骨头,强度只能撑起一只兔子的重量;如果压力增加了,就会发生断裂,也就是脆性骨折。

而这种骨质疏松性骨折又叫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普通活动的力度即可发生骨折,比如轻微扭伤、打喷嚏等。常见部位是脊柱、髋部和前臂远端。

骨质疏松怎么查?

教你轻松看懂检查单!

目前医院常采用测定骨密度的方法是双能量骨密度测量法(简称DXA)。

DXA检查后,报告会给一个数值,常常以髋部、腰椎为主。

数值大于-1.0是正常骨量;

-2.5到-1.0之间是是低骨量;

-2.5以下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

负值越低,说明骨质疏松程度越严重。

但需要注意的是,骨密度检测虽是“金标准”,但不是诊断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唯一依据。一旦发生脆性骨折,不管骨密度是否降低,都应该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哪些患者需要治疗?

明确骨质疏松诊断的,一定要积极治疗;对于骨量低下合并脆性骨折,建议治疗;而仅有骨量低下诊断的患者,根据情况酌情治疗。

骨质疏松需要什么样的药物干预?

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晒太阳、补充膳食营养、运动等。而药物治疗中的两种基础药物,就是维生素D和钙。所有骨质疏松患者,必须为基础的两个药物。国内外骨质疏松指南同时指出,须以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为基础措施。

但是只服用钙或维生素D,是不是就完成了抗骨质疏松的过程了呢?

如图所示,只是补充钙剂,骨量仍然会丢失。因为在我们体内,存在着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两种细胞,只关注促进成骨,未关注抑制破骨,骨吸收依旧严重。

什么是“墙体理论”?

如果把我们的骨骼比作一堵墙体,墙体前一直站着两位工人,一位负责建墙,代表骨骼生长的速率;一位负责拆墙,代表骨骼自然退变的速率。

在我们年轻时,建墙工人效率大于拆墙工人效率,这堵墙会愈加坚固,我们的骨骼力量会更强;

当我们年老后,拆墙工人效率大于建墙工人效率,这堵墙会愈加脆弱,我们的骨骼力量会减弱。

在骨质疏松疾病治疗中,除了基础治疗外的药物治疗,作用机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就是分别从我们“骨骼之墙”的“拆墙工人”和“建墙工人”身上下手。

一类是促骨形成药物,相当于增强“建墙工人”的力量,通过促进新骨的形成,从而增加骨量,达到治疗的目的。

另一类是抗骨吸收药物,相当于减弱“拆墙工人”的力量,通过抑制骨吸收,减缓“骨骼之墙”被拆除的速度,从而缓解或阻止骨量继续流失,起到治疗的作用。

简而言之,这两类药物的作用思路是: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节流。

所以目前来讲,基础治疗,加上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或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才是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

这也是有些患者为什么多带带吃了很长时间的钙片或者其他药物、但骨密度依然降低的原因,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治疗过程。

双膦酸盐类药物是目前抑制骨吸收的主要用药,目前主要有口服的一周一次的阿仑膦酸钠片,还有一年静滴一次的唑来膦酸注射液,使用起来安全、有效。

特立帕肽是目前促进新骨形成这一类药物的代表,目前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在医疗处方中,也出现了很多的抗骨质疏松新药,如阿巴洛肽(abaloparatide)、迪诺塞麦(denosumab)、romosozumab等,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用药。

那么是不是同时应用促进骨形成药物与抑制骨吸收药,抗骨质疏松效果会更好一点呢?

不是!

实际诊疗中和最新的诊疗指南中,不推荐促进骨形成药物与抑制骨吸收药物同时应用。有研究证明,这是因为同时用药与单药相比,并未减少脆性骨折几率,却会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增加潜在不良反应发生。所以并不建议同时应用,可以根据骨密度改善情况,序贯应用(停用一种,改成另外一种),这需要专业医生指导、正确判断下才能应用。

补骨先补肾

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肾主骨生髓”,说的就是肾脏强健、精气旺盛,有利于骨髓的生化,使骨骼强健。中医学认为,“肾主骨、肝主筋”,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与肾虚密切相关。

因此,补好肾可使筋骨强壮。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些中药,均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性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是药三分毒(副作用),建议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正确用药。


一周热门 更多>